在神經外科領域
慢性硬膜下血腫(CSDH)
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顱內疾病
它起病隱匿、進展緩慢
早期癥狀常被忽視
一旦病情加重
可能危及生命
NEXT
近日,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派駐第七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收治了一位98歲患者,用“小手術解決大問題”的治療理念,為他有效解除了病痛。在幾天前的一個夜晚,患者起夜時不慎摔倒,頭部撞到較軟的沙發,當時感到一過性頭暈,但很快癥狀就得到緩解,因此并未給予起重視,3天后開始出現輕微頭暈,卻仍未給予重視。家屬發現他走路姿勢發生變化,右側肢體也出現無力感,這才急忙將他送到第七醫學中心。
▲術前(左)、術后(右)影像結果對比
經頭顱CT檢查明確診斷為左側額顳頂亞急性硬膜下血腫??紤]到患者高齡,為了避免全麻手術可能導致術后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心臟負擔加重等情況,第七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任羅永春團隊決定采用局麻下左顳頂鉆孔引流術進行治療。手術過程簡單、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而且費用更低,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術后引流3天,復查CT顯示血腫已完全清除,隨后拔除引流管?;颊吆罄m恢復良好,肢體無力癥狀消失。
▲患者(右二)向醫護團隊贈送錦旗
科普小貼士
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癥狀:
1. 顱內壓增高: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力模糊。
2. 神經功能障礙:肢體無力、麻木、行走不穩、偏癱等。
3. 精神和認知障礙: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精神異常,甚至類似老年癡呆的表現。
由于老年人腦萎縮,顱內空間相對較大,輕微外傷就可能引發慢性硬膜下血腫,此外,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華法林)也會增加出血風險。
慢性硬膜下血腫的預后與診斷和治療的及時性密切相關,如能夠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完全康復,不留后遺癥,因此,對于老年人尤其是有以下情況的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應高度警惕:
1.輕微頭部外傷后,即使當時癥狀不明顯,也應密切觀察,必要時進行頭顱CT檢查。
2.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肢體無力,這些可能是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早期信號。
3.長期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這類患者更容易發生顱內出血,應定期復查。
預防措施:雖然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但通過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發生風險:
1.避免頭部外傷:老年人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和摔倒,外出時可佩戴頭盔,家中地面保持干燥,避免滑倒。
2.合理用藥:長期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避免過度抗凝。
3.定期體檢:有腦萎縮、凝血功能障礙的老年人,應定期進行頭顱CT或MRI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潛在問題。
主管| 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處融媒體中心
來源 | 第七醫學中心
圖文 |李萃萃 高紅衛 羅永春
刊期 | 第2786期
總編:熊 剛
主編:張 奎
編審:張 密 李笑一
編輯:李笑一
郵箱:jfjzyy01@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