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380篇文章
患者一臉疲憊的來到診室:“醫生,一到春天我就感覺特別困,身體還沉甸甸的,干什么都沒力氣,這是怎么回事???”
醫生:“來,我先看看你的舌苔…… 你這舌苔很厚很膩啊,平時大便是不是也不太順暢?”
患者:“是啊,大便老是黏在馬桶上,怎么都沖不干凈。”
醫生:“你這是痰濕體質,加上春天濕氣重,濕氣困脾,所以才會這么困乏。”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然而不少人卻被“春困”纏上,整日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困與人體陽氣的生發和季節變化密切相關。冬季人體陽氣內藏,就像種子深埋在土里。到了春天,陽氣開始向外生發,如同種子破土而出。但如果陽氣生發不暢,就會導致人體氣血運行相對緩慢,大腦供血不足,從而產生困倦感。同時,春季濕氣漸重,濕邪易困脾,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使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輸送到全身,再加之今年的倒春寒,更是讓困乏癥狀雪上加霜。
哪些體質易受春困“青睞”
陽虛體質:陽虛體質的人,體內陽氣不足。在春季陽氣升發的季節,自身陽氣本就不夠,難以順應季節變化充分升發。陽氣不足,無法有力地推動氣血運行,就容易導致大腦及全身臟腑組織得不到充足的氣血滋養,從而出現明顯的春困癥狀,表現為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等。
痰濕體質:痰濕體質的人,體內水液代謝失常,積聚成痰濕。春季氣候濕潤,外界濕氣加重,內外濕邪相互勾結,更易困阻脾胃。脾胃運化功能受阻,不能將水谷精微轉化為氣血輸送到全身,就會使人感到肢體困重、頭腦昏沉,春困癥狀尤為突出。這類人往往還伴有舌苔厚膩、大便黏滯不爽等表現,在春季更需要注意健脾祛濕以緩解春困。
氣虛體質:在春季,陽氣升發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而氣虛之人本身能量不足,難以支撐陽氣的正常升發和氣血的運行,所以也容易陷入春困的狀態。他們常表現為少氣懶言、容易出汗、動則氣喘,春困時會覺得精力明顯不濟,工作和學習效率下降。
春日養生的宜與忌
宜:日常起居巧妙應對
早睡早起:春季應順應自然界陽氣生發的規律,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一般建議晚上10點至 11點之間入睡,早上6點至7點起床,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為白天的活動儲備能量。
適當午睡:中午小憩30分鐘至1小時,能有效緩解上午的疲勞,為下午的工作和學習充電。但要注意,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進入深度睡眠,醒來后反而更覺困倦。
多曬太陽:春季陽光溫和,多曬太陽可以促進人體陽氣的生發。每天上午10點至11點,下午3點至4點,到戶外曬曬太陽,尤其是后背,督脈行于后背,曬后背能激發督脈陽氣,振奮精神。
宜:適當運動助力提神
適度運動:春季適合進行一些輕柔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可以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質,緩解春困,激發身體的陽氣。長期堅持練習,不僅可以緩解春困,還能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每周堅持運動3至5次,每次30分鐘左右即可。
特別注意:在春季運動一定要把握好“適度”原則,切不可為了快速緩解春困而拼命運動。過度運動不僅達不到養生效果,還可能導致身體疲勞、免疫力下降,反而加重春困癥狀。另外,近期常有倒春寒現象,氣溫波動較大,在外出運動時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提前關注天氣預報,根據氣溫增減衣物,運動前做好熱身活動,避免受寒引發感冒等疾病。運動后及時擦干汗水,換上干爽的衣服,防止著涼。
宜:飲食遵循省酸增甘
從中醫五行理論來講,春季屬木,肝也屬木,肝氣在春季最為旺盛。酸味食物入肝,過多食用酸味食物會使肝氣過旺,克制脾土,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而甘味食物入脾,適當增加甘味食物的攝入,能夠滋養脾胃,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使氣血生化有源,從而緩解春困。像紅棗、山藥、南瓜等都是典型的甘味食物。紅棗可直接食用,也能煮粥、泡茶;山藥可清蒸、煲湯,南瓜可煮粥、蒸食,都是不錯的春季養生選擇。
宜:春菜助力緩解春困
中醫強調 “順時養生”,《黃帝內經》中有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的觀點。春天是萬物生長、陽氣升發的季節,春菜在此時生長旺盛,得天地春生之氣,與人體春季陽氣上升的趨勢相契合。食用春菜是順應季節變化的養生方式,有助于人體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統一,使身體更好地適應季節轉換。
許多春菜具有辛甘發散之性,如韭菜、香菜、香蔥等。這類食物能夠順應春季陽氣生發的趨勢,有助于推動人體陽氣的上升,促使氣血運行更加順暢,便能有效改善因陽氣不足、氣血運行緩慢導致的大腦供血不足,從而緩解春困帶來的困倦、乏力等癥狀。以韭菜為例,它性溫,歸肝、胃、腎經,富含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礦物質。在補充身體營養的同時,其溫熱的屬性能夠激發身體的活力,改善大腦供血不足的狀況,減輕困意。
宜:親近自然暢情志
中醫素有“春氣與肝氣相通”之說,春季,人體的肝氣最為旺盛,而肝臟在情志方面主疏泄,關系著情緒的舒暢與否。此時若能注重情志的調暢,對于身心健康意義非凡?!端貑?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春季,走出家門,投身于大自然的懷抱。去公園漫步,看柳樹抽芽、桃花綻放,聆聽鳥兒歡唱,感受春風拂面。在自然中放松身心,可使肝氣舒展,心情愉悅。例如,周末去郊外踏青,呼吸新鮮空氣,欣賞自然美景,能有效緩解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壓力,讓內心重歸平靜與安寧。
忌:避開春天養生誤區
過度貪睡:有些人認為春困就是因為睡眠不足,于是拼命補覺,甚至睡懶覺。其實這樣反而會打亂人體的生物鐘,使陽氣不能正常生發,加重春困。
依賴咖啡濃茶:很多人習慣靠咖啡和濃茶來提神,但過量飲用會損傷脾胃,影響身體健康。而且這種提神效果只是暫時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春困問題。
春困雖惱人,卻并非無解難題。當我們順應天時,以正確的方式調整生活,便能巧妙化解春困,讓身體與自然和諧共鳴,在萬物生長的春日里,煥發勃勃生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去擁抱生活的每一刻,享受春日獨有的美好與活力,從容開啟一年的健康之旅 。
作者:上海長征醫院中醫科
趙穎 副主任醫師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