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股民對中國股票那可是熱情高漲,數據顯示,2025 年 2 月,韓國投資者對中國內地及香港股市的單月交易額飆升至 7.82 億美元,環比激增近兩倍,創下自 2022 年 8 月以來的峰值,還結束了對中國股市超一年的凈流出,實現凈流入超 2 億美元 。這背后到底是啥原因呢?聽我給大家細細道來。
第一,中國市場估值與漲幅優勢顯著。
從市場表現來看,2 月以來,全球主要市場中,韓國綜合指數漲幅僅約 2.11% 。而港股恒生指數卻累計上漲 17.8%,創下 2009 年以來單月最大漲幅 。中概股表現也極為亮眼,2 月以來,萬得中概股 100 漲幅超過 15% 。像阿里巴巴、快手漲幅超 50%,中芯國際、小米集團漲幅超 40%,騰訊控股、比亞迪漲幅超 30% 。這么一對比,中國股票市場的賺錢效應明顯更強,自然吸引韓國股民的目光。而且從估值角度,A 股、港股市場在經過前期調整后,存在修復預期,這對韓國股民來說,意味著潛在的投資機會,就像看到了打折的優質商品,誰能不心動呢?
第二,中國行業發展前景誘人。
韓國股民在投資方向上,重點瞄準了中國的 AI 產業升級與消費復蘇兩大主線 。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讓世界矚目。韓國投資者也看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潛力,比如在 A 股市場,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兆易創新就受到韓國股民青睞 。隨著中國 5G 網絡的普及、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AI 相關產業未來有望持續高速增長,韓國股民想搭乘這趟科技快車,分享行業發展紅利 。
消費復蘇也是一大亮點。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在政策刺激下逐漸回暖,消費類企業業績有望提升。像港股市場的小米集團、比亞迪股份等,既受益于中國消費市場的復蘇,又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硬件領域具備競爭力,2 月分別獲韓國股民凈買入 7239 萬美元、7124 萬美元 。韓國股民看好中國消費市場的韌性和潛力,投資這些企業相當于間接投資中國消費復蘇大趨勢。
第三,中國政策利好頻傳
中國政府一系列支持經濟發展、鼓勵科技創新、扶持民營企業的政策,給市場注入了強心劑 。華爾街大行如高盛、德銀、小摩、瑞銀、匯豐、美銀、大摩等,因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突破、政策支持民營企業及估值較低等優勢,自 2 月初以來相繼看多中國資產,上調評級或大盤目標價 。這也給韓國股民吃了顆定心丸,讓他們對投資中國股票更有信心。政策支持下,企業發展環境更優,盈利能力有望增強,股票自然更具投資價值。
第四,中國投資便利化程度提升
中韓金融合作不斷深化,給韓國股民投資中國股票帶來了更多便利 。交易渠道更加暢通,相關手續可能也有所簡化,降低了投資門檻和成本。就好比以前去一個地方買東西,路途遙遠且手續繁瑣,現在路好走了,手續也簡單了,大家自然更愿意去。這種投資便利化,使得韓國股民在操作上更輕松,更愿意將資金投入中國股市。
我想著絕對是一個開始,不僅僅是韓國股民,很快會有更多國家的股民瘋涌于我們中國股市,或許未來5年中國股市將領漲于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