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程度上的“本土化”,在日系電動化歷程中可以說前所未有。
撰文丨DAN
責編丨MANGO
設計丨PinZow
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的殘酷競爭于合資品牌而言不曾減弱。價格戰以更多形式開打,“智能化”下半場的競逐也越來越激烈,從搶占技術高地到搶灘入門市場,一場又一場的腥風血雨撲面而來。
日前,日系三大品牌陸續公布了2月在華銷量,從數據來看,它們仍形勢嚴峻,但從近期的反擊動作來看,它們蘊藏的能量正待爆發。或許,外界過于低估了它們在新時代中的轉型能力。
01
2月銷量在華出爐,形勢嚴峻
不可否認,這些年自主品牌迅速崛起,從合資、豪華手中搶過了不少市場份額,從10萬級經濟車市場,到30萬以上豪華車市場,均是如此。
據乘聯會統計,今年2月,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零售銷量為91萬輛,同比增長51%,市場份額為65.6%,同比增長10.6%。
另一邊,今年2月,主流合資品牌乘用車零售銷量為33萬輛,同比下降2%。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額約17%、日系品牌零售份額為10.7%、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為5%,均出現同比下降。與此同時,國內豪華車零售銷量也在下滑,2月為15萬輛,同比下降8%,市場零售份額為10.8%。
這樣的沖擊幾乎是毫無差別對待每一個合資、豪華品牌。以日系三強為例,今年2月, 本田在華銷量為33,866輛,下滑25.6%,日產在華銷量為31,508輛,下滑24.7% ,而這已經是它們連續超過十個月下滑;豐田稍微好一些,2月在華銷量為69000輛,一汽豐田33000輛、廣汽豐田36000輛,但也“不復當年勇”。而這三大品牌今年前2個月在華累計銷量一共為36.6萬輛,與比亞迪一個月的銷量幾乎相當。
在實打實的數據面前,合資、豪華品牌該如何扭轉格局成為行業焦點。如果說過去十年它們還抱有僥幸與幻想,那么2025年之后,或許就是它們的覺醒年代。
02
日系、德系、美系不同的破局打法
2025年一季度尚未過,但主流合資品牌的戰略動作、流量話題甚至比過去一年還要多,而且它們各有打法。
日系集中在“新純電”板塊打破外界對合資純電不行的固有認知,東風日產N7、東風本田S7/廣汽本田P7、廣汽豐田鉑智3X三款車型近期熱度飆升,8295P芯片、覆蓋城市領航的高階智駕、長續航+高性能等等,那些新勢力引以為傲的產品力,它們統統上車,中國消費者要什么就給什么,如此大程度上的“本土化”,在日系電動化歷程中可以說前所未有。
以大眾為代表的德系,則集中打響“智能”標簽。ID.家族某種程度上已取得成功,大眾品牌目前要穩住的是油車市場,因此針對油車大打智能牌,探岳L、途昂Pro都是代表。相對于電車,油車的智能化更有技術門檻,客觀地說,目前大眾也并未在油車上做到行業最先進的智駕水平,但已撕開一道口子,疊加“一口價”策略,迅速贏得了不少聲量。
美系品牌中,上汽通用的“一口價”策略成效顯著,并引發其他主流品牌跟進。近期別克君威、凱迪拉克CT5等車型以遠低于同級車型的一口價賺足了話題,而它們所展現出的不只是合資品牌為適應市場變化而進行降價,背后對行業的意義也值得關注。
比如,打破4S店傳統銷售模式,向直營模式靠近,購車體驗上更接近新勢力;重塑合資定價體系,在產品力與品牌溢價的博弈中,“用產品說話”占了上風;體現合資決策上的醒悟,放下姿態,重新審視、布局。這是一場從決策端、市場端都更懂中國市場的革新。
這些主流合資品牌,近期有如此“飽和”的攻擊節奏,與之前的態度、動作對比鮮明,是被“逼急”了也好,是徹底醒悟了也罷,總之已從防御轉向反攻,這對目前風頭正盛的自主品牌來說可不是一個好信號。
小荷才露尖尖角,不必唱贊歌,但也無法否認合資品牌已有的改變,由內而出的破局陸續上演,不管是日系的純電戰,還是德系的智能戰,亦或美系的價格戰,都徹底吹響進擊號角,并為它們形成了轉型“緩沖帶”。
另外,別忘了,合資品牌的品質、服務、網絡還是在的。以智駕為例,與新勢力強調進入技術“無人區”相比,合資更愿意強調智駕的品質和管控,從精細化管理的開發流程,到嚴格的審核機制,都一如既往遵循做油車產品時的標準。
而且經過數十年布局,合資品牌從無到有,成熟的供應鏈體系、穩定的配套網絡,以及高密度、標準化的經銷商網絡,這些都是合資的優勢,只是它們需要在所剩不多的窗口期內,進一步把這些隱形優勢顯性化。
這些年有關自主和合資對弈的觀點不絕于耳,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有時也難免在這種混亂的聲音中難以抉擇。事實上,轱轆哥認為新能源汽車真正發展起來不過近幾年,智駕賽道也剛剛開始鳴槍,現在就為合資品牌蓋棺定論未免太過絕對。另外,無數一躍而起又一夜崩盤的新品牌,以及沖高受阻的自主品牌案例,難道不是在為合資和豪華的服務可靠性、產品高品質“反向背書”嗎?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My車轱轆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