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港亞冠次回合1-4慘敗橫濱水手(總比分1-5),表面上是一場戰術失誤與防線崩盤的比賽,實則暴露了中超與日本J聯賽在青訓體系、本土球員基本功上的深層差距。
本場比賽看完憋著一肚子火關掉了直播——不是因為比分難看,而是那些似曾相識的失誤:李帥漏球時呆若木雞的眼神、李昂解圍踢呲后雙手抱頭的模樣,還有外援萊昂納多面對空門一腳踢飛時,替補席上教練組集體捂臉的崩潰瞬間。這哪像是中超豪門在踢亞冠?簡直像一群臨時工在應付老板的突擊檢查。
賽前鋪天蓋地的“四外援PK五外援”宣傳,現在看就是個笑話。人家橫濱水手的日本球員植中朝日能帶著外援安德森玩出精妙二過一,我們的國腳李帥卻連貼身盯防都能漏人。更諷刺的是,橫濱在J聯賽排名第18倒數第3,而海港可是中超領頭羊!這差距是外援數量能彌補的?
海港的“溫室球員”仿佛是中超球隊的通病,在亞冠淘汰賽的顯微鏡下原形畢露,國腳們的“溫室效應”:聯賽有多安逸,亞冠就有多狼狽。各種解圍踢空導致丟球,后防連續兩場成漏勺,他們可都是當打之年的國腳啊!反觀橫濱那邊,遠野大彌甚至敢在亞冠淘汰賽玩起了馬賽回旋。
別再說雖敗猶榮!這次慘敗該刺痛所有中國足球人。總有人為失利找借口:“日本足球底蘊深厚”“J聯賽節奏更快”。但看看數據吧:橫濱全隊跑動比我們多出8公里,相當于多打一人!這不是天賦差距,是人家聯賽的競爭強度逼著球員每場都得拼命。
橫濱贏得太輕松,像是在踢訓練賽。十年前我們笑話日本球員身體單薄,如今卻被他們的技術流按在地上摩擦。當人家用青訓體系+社區足球培養出第二個香川真司時,我們還在為“U23政策是否該取消”吵得面紅耳赤。是時候清醒了:買外援能換來一時的亞冠獎杯,但買不來一個健康的足球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