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創客公社 計蓉蓉
在兩會上發聲的南通“女霸總”,干出一個53億的零食帝國!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來伊份總裁郁瑞芬再次成為焦點人物,這已是她連續三年參會。今年,她帶著10份沉甸甸的建議而來,涵蓋童食健康、民營經濟、消費經濟到鄉村振興等多個她持續關注的話題。
外界稱她為“零食女王”,而她的視頻號也直截了當地以“零食女王郁瑞芬”命名。1999年,郁瑞芬與丈夫施永雷開出了來伊份的第一家門店,并將連鎖經營模式引入了休閑食品行業。
而來伊份的發展卻幾經波折:2003年的非典疫情考驗、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甚至在2012年一度陷入食品安全風波的困境,2個月50家門店閉店、10億銷售受影響……只差一步之遙的上市計劃,也不得不擱淺。
關鍵時候,工商部門證明了郁瑞芬的清白——上海市工商部門對“來伊份”357家門店及其倉庫進行了550次突擊檢查,結果產品合格率達100%。
一家企業實力與否,時間自可以證明。截至2024年6月底,郁瑞芬打造的這個“零食帝國”全國門店總數為3472家,市值更是超過53億。
靠賣冰激凌掙得第一桶金
而后瘋狂擴張門店
1973年,郁瑞芬出生于江蘇南通的一個經商世家,自幼便對商業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立志要闖出一番事業。
1993年,年僅19歲的她踏足上海,在父親的支持下,共同開設了一家小飯館。正是這家小飯館,讓她結識了同樣來自南通的丈夫施永雷。
1996年,郁瑞芬與施永雷喜結連理,用僅有的3000元彩禮購買了一臺冰激凌機,開始在上海的電子展銷會上售賣冰激凌。
憑借獨特的口味和熱情的服務,短短十天內,夫妻二人就賺到8000塊。也是在那一年,他們掙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萬塊。
冰激凌生意雖然火爆,但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到了第二年,還沒等他們去開租,展銷會的冰淇淋展位就已經有了5個,壓根兒賺不到錢。
經過深思熟慮,郁瑞芬決定轉型“炒貨”市場。為了學到正宗的技術,她親赴浙江天目山,拜當地師傅為師,歷經3個月的苦學才回到上海。
1999年,當上海多數零食店還在商場租鋪銷售時,郁瑞芬已在上海淮海路租下了一間20平方米的店鋪,店名融合了夫妻二人的名字,初定為“雷芬”,不料不少人誤以為是服裝品牌。
后來施永雷又提出:“不然叫來伊份吧!你來一份,我來一份。”朗朗上口又寓意滿滿。
開業當天,1500斤秘制核桃迅速售罄,夫妻二人連夜緊急調配1000斤,次日店門口再次排起了長龍。
吃出“生意味”的施永雷夫婦并沒有止步于此,他們雇傭了5名年輕人,在全國范圍內搜尋特色小零食。
靖江豬肉鋪、炭燒腰果、奶香花生、開口松子……越來越多的小零食匯聚到來伊份的旗下。
此外,施永雷夫婦還革新了零食的銷售模式,將散裝零食改為小包裝化。“比如散裝瓜子,如果沒吃完又沒保存好,不僅容易軟掉失去口感,甚至還會變質。但小包裝就不一樣了,即開即食,份量剛剛好,衛生又不浪費。”
這種便捷的口袋零食迅速在上海灘走紅,一年后,來伊份采取直營和加盟相結合的方式,在上海開設了多家門店:從淮海路擴展到四川北路,門店數量也從1家增至4家。
然而,就在生意一片向好之際,2003年的非典不期而至。這不僅給食品行業帶來了重創,也讓來伊份面臨了嚴峻的挑戰。
看著城隍廟80%的小吃店一家家倒下,郁瑞芬卻看到了更大的商機。“疫情總會過去,不如抓住機會。”
于是,當對手還在愁開張的時候,來伊份就以較低的價格,吸收了多個旺鋪。此后3年,來伊份在天津、湖北等11省市開花,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在增長,迎來逆勢爆發。
到了2009年,隨著金融危機襲卷全球,施永雷夫婦繼續復刻非典時期的“大膽擴張”策略,一舉將來伊份的門店繼續擴張至1283家,到2010年達到1786家。
2012年,一路高歌猛進的“來伊份”也率先開啟了第一次IPO進程。
從被污名化到逆風翻盤
她坐穩“零食女王”寶座
名氣響了,麻煩也找上門來了。
就在2012年4月,郁瑞芬公布IPO招股說明書的第5天,央視一則《美味蜜餞這樣生產》的報道,將來伊份推向了風口浪尖。
報道公開了某問題工廠生產環境污穢不堪,蜜餞浸泡池內垃圾、雜物甚至蒼蠅小蟲等亂象, 點名了涉及蜜餞原料、加工、銷售的22家企業。一時間,有不少消費者將涉事加工企業誤認為是來伊份的供應商,因而對來伊份避之不及。
好在關鍵時候,工商部門證明了郁瑞芬的清白——上海市工商部門對“來伊份”357家門店及其倉庫進行了550次突擊檢查,結果產品合格率達100%。
但是,為了應對這場風波,“來伊份”還是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來伊份僅上海地區就下架7.8噸蜜餞、2個月50家門店閉店、10億銷售受影響……只差一步之遙的上市計劃,也不得不擱淺。
樂觀的郁瑞芬說:“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只要我們能夠正確地對待這場風波,不僅可以鍛煉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更是一次提高企業自我管理能力的契機。”
痛定思痛的郁瑞芬做出兩項決定:
第一項“生產透明化”,開放9大品類的樣板工廠,消費者可以在觀光長廊上看到整個生產過程。同時,她一舉砸下500萬,從美國引進兩套精密儀器“專門檢測添加劑含量”。
第二便是注重“品牌建設”,來伊份也不再“只做不說”,而是“邊做邊說”,用公開透明的報道捍衛品牌的公信力。
隨著口碑不斷建立起來,2015年11月25日,在李克強總理邀請中東歐16國領導人體驗中國速度的高鐵上,來伊份的核桃仁、西梅等產品赫然出現在餐桌上。
2016年10月12日,歷經4年沉淀的來伊份再次沖擊上市,并成功登陸上交所。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紀念當年去深山學炒貨創業之初的日子,來伊份牽著一頭頭戴紅花、背馱兩筐核桃的牛到上交所的大廈前亮相。
牛氣轟天的創意不僅讓人印象深刻,也為來伊份狠狠宣傳了一把。這一天,來伊份的市值突破100億,郁瑞芬身價也一躍飆到27億,從此她在江湖上有了一個雅號——“零食女王”。
截至2024年6月底,郁瑞芬打造的這個“零食帝國”全國門店總數為3472家,市值更是超過53億。
南通女性企業家
巾幗不讓須眉
作為南通女性企業家代表,郁瑞芬還是一名全國政協委員,今年已是她第三次參加兩會活動。“今年我帶來了10份建議,從童食健康、民營經濟、消費經濟到鄉村振興,都是我始終關注的話題。”
“學霸之城”南通,不僅在教育領域屢創佳績,更在商界孕育了一批在各行各業發光發亮的女性企業家。
在新材料行業,江蘇鷹球集團董事長申承秀,扎根南通海安近40年,從幾間平房、數名員工、3萬元集資起步,將一家小小的文化館辦工廠發展成為年銷售額近10億元的新材料企業。
在石油器械行業,江蘇如通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曹彩紅,在1996年至2006年間,帶領虧損的如通石油實現了從一千萬躍升至一個億的規模跨越。2016年12月9日,曹彩紅在上交所敲鐘上市,成為南通地區上市公司第一位女性董事長。
在新能源賽道,星球石墨董事長錢淑娟,1987年和丈夫張國軍一起開辦了一家生產石墨設備的“小作坊”。然而,2008年丈夫因罹患肝癌不幸去世。面對重重困難,錢淑娟帶領幾百號員工將公司逐步壯大為一家國際一流的石墨設備制造商。
電力領域,澤宇智能董事長張劍,17歲便參加工作,因表現優異被提拔至南通城市建設檔案館副館長。2005年,張劍下海經商,創辦澤宇智能。目前公司已是一家國內領先的電力信息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此外,從南京師范大學走出的“水果女王”曾嬿,2011年創立了 南通首家生鮮連鎖超市“蘇洪鮮食” 。如今,她將蘇洪鮮食年營業額從500萬元提升到了2.3億元,并帶動數千農戶脫貧致富。
還有從紐約學成歸來的金融人袁可欣,她選擇回到南通創辦了 國貨海鮮品牌“至鮮” ,接手父親手中的海鮮生意,挑起第八代漁民的擔子。
從郁瑞芬到曹彩紅,再到張劍、曾嬿、袁可欣……她們年齡不同、經歷各異,卻有著驚人相似的特質 ——不服輸的意志、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接受新事物的敏銳眼光。
她們,從未停下腳步。事業不僅是生計來源,更是這些女性企業家展示自我、追逐夢想的方式。
創業浪潮翻涌間,女性亦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南通女性企業家更是如此,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
文章素材來源:
中國食品報官方平臺:《靠一家20平米的小店,她打造出年收入36億,市值80億零食帝國》
中國企業家雜志:《獨家專訪“零食女王”郁瑞芬: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干》
海安婦聯:《巾幗風采 | 申承秀:執著創新40年的企業掌門人》
BOSS研究社:《江蘇南通最新十大富豪公布,首富又雙叒叕換人了,2位女老板齊上榜》
南京師范大學:《曾嬿:從南師走出的“水果女王”》
蘇商會:《從學徒工到上市企業掌舵人,這位商界巾幗只有一個終極目標》
通才薈:《僑青人才風采⑤|袁可欣:從美國紐約的金融人到中國呂四港的新漁民》
創客公社過往報道
歡|迎|聯|系
文稿相關問題反饋,請聯系:zhangtianyi0510
加入城市讀者群,請聯系:chuangke-jun
文章轉載,請后臺留言或聯系:chuangke-ju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