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里說了一個觀點,就是即便德國重新武裝,對世界的威脅也不如印度大。主要邏輯依據就是,經歷新型文明周期洗禮的國家,更具有野心和侵略性。德國在百年前已經經歷了工業文明周期的洗禮,印度現在正在經歷工業文明周期的洗禮。印度的很多行為,經常讓輿論界吃瓜群眾感到不可思議,但印度的野心是實實在在的。
當然在輿論界,很多人對印度不屑一顧。但不能否認的一點是,印度在不停地吸收中國的經驗,最新的一個例證就是“不開第一槍”原則。
印度國際問題專家辛格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戰勝中國的唯一辦法是“不開第一槍”。吃瓜群眾一聽有點懵,因為這個觀點實在是太有中國特色了。過去幾十年,中國一直堅持“不開第一槍”,一直是中國的特色。為此中國受了很多窩囊氣,比如菲律賓在南海蹦跶,中國也沒拿他怎么樣;想不到好斗的印度也開始這么玩。
辛格對此的解釋是,“以印度目前的實力,除了中國,幾乎沒有別的國家能夠戰勝我們,美國不行,俄羅斯也不行。中國人既不喜愛印度也不憎惡印度,對我們印度人、國土、風景、文化興趣寥寥,中國高層唯一擔憂的是印度崩潰后數億難民涌入他們的國家,所以中國人不敢輕易對我們發動戰爭。”
對于辛格這段話,其實有很多人不相信。因為這話的口氣實在太像有中國風味了。但不得不說,這話很有針對性,而且印度似乎就在這么干。過去幾十年,印度至少在面對中國的時候,不開第一槍。之前若干次沖突,印度明知道冷兵器不是中國的對手,仍沒有動槍。
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澄清,印度為什么認為不開第一槍就安全?
印度歷史上,經常被殖民者殖民。但是中國戰勝印度,比方說王玄策把南亞攪得天翻地覆,但從沒有對印度殖民。上一次中印戰爭,中國打敗了印度,既沒有要印度割地,也沒有讓印度賠款,所以印度人知道中國人對印度不感興趣。
其實印度人對殖民者非常友好。比方說大英帝國殖民過印度,現在印度和英國關系很好。比方說歷史上雅利安人殖民過印度,現在印度對白人非常尊敬。歷史上波斯人與阿拉伯人都曾攻擊過印度,現在印度與沙特與伊朗關系都不錯。中國沒有侵犯印度的意圖,印度反而時不時碰瓷中國,因為印度知道,中國不會殖民印度,也不會讓印度割地賠款。只要印度不做得太過分,中國都不會拿印度怎么樣。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印度人其實很了解中國人。
印度不開第一槍,也相當于向中國釋放一個信號,即印度近期不會找中國碰瓷。眾所周知,歷史上印度經常碰瓷中國,但有一個前提,就是需要西方與俄羅斯壯膽。比方中印邊界戰爭之前,印度之所以敢挑釁中國,是因為美蘇與歐洲列強都支持他。現在美俄歐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俄羅斯因為烏克蘭戰爭的壓力,和中國抱團取暖,暫時不會支持印度碰瓷中國。歐洲現在同樣因為烏克蘭戰爭的壓力,沒有精力顧及印度。特朗普是印度強有力的支持者,但現在受困于和民主黨的內斗,還沒來得及對印度拱火。
除了中國之外,印度這個不開第一槍,也是在間接向特朗普喊話。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主要外交政策有兩個,一是和朝鮮緩和了關系,另一個就是升級了美國和印度的戰略合作關系。正是在特朗普的拉攏下,印度成了美國的盟友。現在特朗普再次上臺,莫迪期望獲取更多好處。畢竟對印度來說,最大的絕學就是同時從美俄薅羊毛。這相當于告訴特朗普,想要印度碰瓷中國,趕緊給好處,不然印度就和中國和平相處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印度和美國有很多類似之處,包括但不限于——
復雜的宗教信仰
相互制衡的體制
無處不在的私有制經濟
難以掩飾的霸權思維
過去幾十年,印度霸權思維可以說無處不在,比方說吞并錫金,比方說打散了巴基斯坦,比方說威脅不丹與尼泊爾,如此等等。
但與此同時,印度也在不停地吸收中國經驗。
思想觀念層面,中國推出中國崛起概念,印度也推出印度崛起的概念。
從實踐層面來說,中國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并且成為世界工廠之后,印度也嚷嚷著要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從戰略層面來說,中國推出了路帶戰略,印度也搞了一個仿真版。中國搞了史無前例的基建工程,印度也在仿效。
簡而言之,印度雖然嘴上不服中國,但身體很誠實,不由自主地在很多層面模仿中國。當然效果如何,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但印度模仿中國,嘗到了巨大的甜頭。從2008年經濟危機到現在,世界本質上只有三個國家在發展,就是中國、美國和印度。
現在的印度經濟發展速度非常不錯。中國之所以強調“不開第一槍”,其實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想著繼續壯大綜合實力。印度現在也想保持經濟高速發展,不想大規模動刀兵。這是印度的聰明之處。2024年中印貿易額突破1300億美元。印度的手機零件、太陽能板這些關鍵部分,大部分都從中國進貨。可以說印度在中印關系中嘗到了巨大的甜頭。這也說明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很多國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畢竟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世界級大國,對周邊的影響無處不在。中國崛起的本質,就是恢復無處不在的影響力。這也算是為人類文明做貢獻吧。
縱觀歷史和現實,中印關系就如同中美關系一樣,不可能有蜜月,也不可能和諧,但能在磕磕絆絆中保持平衡,就算很不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