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境遇下,不同的心境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進而決定事態的走向。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三重境界:
在認知上,對未來、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長期價值。
在行動上,不盲目自信,穩扎穩打,規避風險。
在心態上,豁達通透,享受過程,釋懷結果。
心存希望,持續耕耘
每個人都難免會經歷跌宕起伏。
無論現在的處境多么艱難,長期樂觀者都會堅信,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看到事物的積極意義,不執著于暫時的失利,焦慮感就會降低很多。
凡事往好處想,把挫折看作成長的必經之路,磨難就會成為對生命的歷練。
心理學上有個“習得性樂觀”的概念:
越是消極,越容易陷入無休止的煩惱中;若能保持樂觀的心態,就能過上健康而幸福的生活。
長期樂觀不僅是對未來充滿信心,還包括對長期價值的信奉。
成功的路,并不擁擠,長期主義者,沒有對手。
長期主義的本質,是緊盯目標、心無旁騖、持續堅持,一旦撬動時間的杠桿,就會享受復利的饋贈。
未雨綢繆,穩扎穩打
如果說保持樂觀是一種智慧,那么未雨綢繆就是一種遠見。
長期要樂觀,并不是說可以忽視短期的行動。
一味盲目樂觀,很容易脫離實際,最后受到現實的猛擊。
對現實保持更客觀的感知,可以幫我們規避風險,做到未雨綢繆。
從而坦然面對隨時出現的問題,把每次危機都變成轉機。
看清自己的處境,正視自己的短板,明確努力的方向。
真正的長期主義,永遠是建立在具體的行動上的。
所以,人要學會下笨功夫,穩扎穩打,循序漸進,將長遠的目標分解為階段性的目標,化大為小,步步為營,積小勝為大勝。
豁達通透,享受過程
在生活的面前,我們不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觀者,也很難永遠都是滿面笑容的樂觀者,試著轉換視角,學會保持達觀。
達觀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人生態度,既不糾纏過去,也不執迷于未來。
達觀的人能夠看清生活的真相,會以一種平和平靜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不會盲目樂觀,也不會輕易被困難擊倒;既珍惜擁有,也接受失去,更加成熟穩重,內心強大堅韌。
學會接納,比起對結果的較真,更能帶給人成長的是行動、探索和經歷本身。
活在當下,比起對過去和未來的執著,更能讓人帶來幸福的是眼前的美好。
人只有在完全投入到當下時,才是最愉快的。
人生是由無數個“此刻”構成的,積極過好每一天,才不會留遺憾。
把平淡無奇的日子過得愜意美好,便能獲得內心的喜悅和富足。
本期編輯 | 李丹妮
?人民論壇新媒體出品
資料來源 | 帆書樊登講書、張麗俊、國學文摘;圖片已獲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