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陽區人民法院引入
短視頻懸賞執行平臺
為切實破解執行難題,提高案件執結率,努力將當事人的“紙上權益”兌現為“真金白銀”,2024年10月起,榆陽法院在全市率先引入“法鏈”懸賞執行平臺,借助“互聯網+懸賞”覆蓋范圍廣、影響大的優勢,及時制作、發布被執行人懸賞視頻,發動更多網民力量尋找失信被執行人,為破解執行難賦能助力。
“法官,我來繳納執行款,交完后可以把抖音、快手上的懸賞視頻撤下來嗎?我的親戚朋友都知道我成失信人了!”日前,被執行人王某某來到榆陽法院,主動聯系辦案法官履行判決確定的賠償義務。
2024年,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王某某被馬某訴至榆陽法院,法院依法判決王某某向馬某賠償26.65萬元,判決生效后,王某某未履行相關法律義務,馬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辦案法官依法向王某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等文書,但王某某一直躲避申請人和執行法官,申請人多次來法院詢問案件進展情況,執行法官多次查控也均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引入第三方力量后,辦案法官告訴申請人可以發布懸賞視頻,借助互聯網優勢動員社會力量查找王某某的下落及財產線索。2025年1月,馬某提出了發布懸賞視頻的申請,寫明被執行人身份信息及地址為榆陽區某特產店,“法鏈”懸賞執行平臺于次日在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三大短視頻平臺發布懸賞視頻。
懸賞視頻發布2天后,網絡上引起眾多網民關注、轉發、留言,有的網民說被執行人經營的店就在長城北路,有的網民說被執行人生意不錯。隨著輿論持續發酵,王某某迫于曝光壓力,主動現身法院履行了全部還款義務,法院依法撤銷了對王某某的懸賞視頻。
“互聯網+懸賞”模式既能在執行過程中廣泛發動社會力量查人找物,進一步壓縮被執行人生存空間,又能降低申請執行人的懸賞成本,還能有效解決案多人少的矛盾,為執行法官減負,最終達到“舉報人有獎、申請人實現債權、法院執結案件、被執行人無處藏身”的目的。
溫馨提醒
榆陽法院引進“法鏈”懸賞執行平臺,通過在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平臺發布推送懸賞視頻,對下落不明的被執行人及被執行人財產進行“全民查找”。辦理懸賞視頻,請前往榆陽區法院執行局5號窗口,向“法鏈”懸賞執行平臺工作人員申請辦理。
作者:蘇凱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