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局勢突變!歐洲多國繞開美國搞"自救聯盟"。俄烏戰場局勢近日急轉直下。自3月初特朗普政府突然叫停對烏軍援后,俄軍抓住戰機發起全面進攻。據前線消息,基輔周邊防御體系遭受重創,庫爾斯克方向的補給線被切斷,近萬烏軍陷入被合圍的險境。面對俄軍裝甲集群的碾壓式推進,烏克蘭士兵正面臨"戰死或投降"的殘酷抉擇。
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歐洲各國坐不住了。3月11日,巴黎突然聚集了30多國軍事代表,緊急商討組建"烏克蘭國際安全部隊"的方案。值得玩味的是,作為北約盟主的美國竟被排除在參會名單之外,反倒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亞太國家受邀遠程連線。
這已是近期第二次"不帶美國玩"的國際會議。就在幾天前,英國主導的倫敦峰會同樣將華盛頓拒之門外。有觀察人士調侃,要是這次巴黎會議還談不出結果,過幾天柏林可能又要開第三場。這種密集的外交動作,暴露出歐洲既想自保又怕引火燒身的矛盾心態——既擔心烏克蘭防線崩潰后直面俄軍威脅,又不敢與莫斯科徹底撕破臉。
知情人士透露,英國《泰晤士報》披露的"3萬人保障部隊"計劃,實際上是種折中方案。這支部隊不會直接與俄軍交火,而是部署在戰場后方形成威懾。但各國心里都清楚,真要實施這個計劃,終究還得指望美國提供后勤支援。可面對特朗普反復無常的執政風格,誰也不敢打包票這位商人總統會不會中途變卦。
歐洲這次拉攏日韓澳等美國傳統盟友,明顯是在下一盤大棋。特別是邀請駐有美軍的日韓兩國,無異于在華盛頓的"后院"撬墻角。有分析認為,這既是對特朗普威脅退出北約的回應,也是為應對可能到來的"后美國時代"提前布局。
不過現實總是骨感的。眼下烏克蘭戰場每天都在失血,澤連斯基政府能撐多久全看西方援助力度。如果歐洲這次還是雷聲大雨點小,基輔恐怕只能硬著頭皮找特朗普談判,用某些利益交換來換取續命機會。這場圍繞烏克蘭危機的博弈,正在演變成考驗西方陣營凝聚力的試金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