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發布2025年最新預算,一共1.81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此次軍費占比仍低于GDP1.3%。也低于美國的3.4%和俄羅斯的6.3%。
但盡管如此,美俄還是有點坐不住了,這是為何呢?
可以打造11支航母打擊群
中國2025年的軍費敲定后,網絡上就有大佬就指出,如果將這些錢全部用在海軍上的話,足足可以打造出11支滿配的航母打擊群。
這里舉得例子,是福建艦。福建艦在滿配狀態下,可以搭載70架艦載機。而航母打擊群不可能只有航母,還需要配置驅逐艦、護衛艦以及補給艦。
在深水之下,還有潛艇隨行。最終算出一支滿配的航母打擊群成本大概在1600億人民幣左右。
1.81萬億人民幣的軍費開支,足以打造11支這樣的航空母艦打擊群。
不過,網友的評論只是一個參考。想給大家展示這些軍費可以用來做什么。真的全投入到海軍肯定是不可能的,在其他領域里,我們也需要發展。
另外,航母打擊群就算全造出來了,也需要花錢去維護,再加上武器裝備的購買等等,造11支航母打擊群就有些過于夸張了。
但是,這1.81萬億也給了我們十足的信心。臺灣還未回歸,美國等境外勢力也在虎視眈眈,時不時的唆使菲律賓在南海地區進行挑釁,破壞中方的權益。
尤其是美國,為了遏制大陸的崛起,不斷在南海問題以及“臺灣問題”上做手腳。企圖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將這些地區推到兵兇戰危的地步。
面對復雜的局勢以及履行大國責任等需要,這筆錢支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過,對于中方的國防支出,美俄卻有些坐不住了。
美俄為什么坐不住了?
先來說俄羅斯,俄羅斯之所以坐不住了,是因為俄烏沖突的爆發,讓俄羅斯不得不提高在國防支出上的占比。
而高額的軍費開支,也讓俄羅斯有些不堪重負。畢竟在國防上過多支出,在其他領域的支出就要相應的減少。
對于經濟發展來說,這是非常不利的。在特朗普介入俄烏談判,并快速推動停火進程的背景下,俄羅斯也有想要削減軍費的想法。
但是,俄羅斯所面臨的國際局勢依舊很嚴峻,貿然的削減軍費,對于俄羅斯來說也是十分具有風險的。
于是,俄羅斯提議美俄共同削減50%的經費。俄羅斯也知道,美國肯定不會同意,于是表示邀請中國一起討論。
而這也正中美國下懷,畢竟美國不愿意看到中國的軍力發展。因為中國的軍事水平越來越高的話,那么美國在中國周邊興風作浪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
更重要的是,中國軍事水平不斷增強的話,美國就不能在南海和臺海地區肆意橫行,隨意的穿越了。其霸主主義行徑,也只能到此中止。
這就是美國的想法,希望限制中國的軍力發展。
其實,中美的軍事實力差距已經越來越大了。中方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實力顯著提高,也讓美國感受到壓力。
拜登還在任的時候,美國防長奧斯汀多次想和中國軍方高層恢復通話,究其原因,就是害怕出現摩擦。
如果是其他弱小一點的國家,又或是剛剛進入改革發展階段的中國,那么美國肯定不會放低姿態。
究其原因,就是中國強大了,美國才開始忌憚中方。
美國的陰謀不會得逞
在中國軍力越來越強大的背景下,美國肯定是不希望看見中方繼續發展軍力的。所以想要借助俄羅斯之口,讓中方商量將軍費降至一半。
對于美國的圖謀,中方其實看得一清二楚。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相關問題的時候,很巧妙的表示美國一直倡導美國優先,那么在削減軍費方面也應該做出表率。
中方反將一軍后,美國那邊就立刻沉默了。很明顯,美國就是在故意這樣說,想逼迫中方削減軍費。
真讓美國去削減軍費,美國肯定是不樂意的。
不過,美國也確實該做出表率了。美國軍費常年都是世界第一,是后面八個國家加起來的總和。
美國軍費占比越來越高,也只是為了在全世界各地進行霸權行徑,這也是美國的一貫作風。
為了維護所謂的霸權,美國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行動也越來越過分。不少人都察覺到,美國似乎慢慢成為那個不穩定因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國確實應該衡量一下這個問題了。想要中國削減軍費這個圖謀,美國也不用多想。
在宣布國防支出的時候,吳謙就曾表示“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捍衛”、“中國有限的國防支出是應對復雜安全挑戰的需要”。
參考資料:
1.81萬億元!中國2025年軍費定了!錢怎么花? 《看看新聞》
外交部:美方倡導“美國優先”,就應該在削減軍費方面優先做出表率 《北青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