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整個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國務院在《“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的報告中提出,“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并持續強化,支持就業的導向,完善調控手段,充實政策工具箱,強化財政、貨幣、投資、消費、產業、區域等政策支持就業的導向,實現與就業政策協同聯動”。
因此,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各級地方政府發揮著堅實的助推作用,地方政府和地方相關職能部門通過制定促進就業經濟政策、完善就業法律制度、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等,與此同時各高校也在這一過程中積極開展就業創業工作,通過優化學科布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互聯網+就業”、提升就業服務質量等形式,助力畢業生就業。而湖南工商大學在這方面的實力屢屢收獲官方認可,其就業質量也是持續穩定較高水平。
近日,湖南省教育廳下發《關于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就業創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的通報》。其中,湖南工商大學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等“雙一流”高校等共同獲評“優秀單位”稱號。
而這一結果直觀證明了湖南省對湖南工商大學的就業創業工作充分肯定,其就業質量、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等都可與省內“雙一流”同日而語,那么湖工商的優勢到底在哪里呢?
一直以來,湖南工商大學都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始終將就業創業工作的推進放在重要位置。從人才培養方式、人才培養模式到課程開展形式、教學環節、創新創業教育等各方面入手,既幫助學生培養創新能力、實踐技能等,也提供相應的平臺和資源,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向提高學生的就業硬技能。
首先,該校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選拔方式到培養模式等方面進行系統改革,初步形成多學科交叉、多專業融合、具有自身特色的卓越人才培養體系。卓越類人才培養招生班級數量、人數、覆蓋專業數量均居全省之首,畢業生平均升學率達40.13%,學生專業能力更是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在人才市場上“供不應求”。
以上這些特色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涉及學科與產業變革、社會需求更加貼合,屬于站在時代風口上的專業,而且其培養模式、教學方案、課程設置等方面也會有所變化,幫助相關專業的學生兼具理論基礎、實踐技能、實際經驗和創新精神等,而從最終的人才培養結果中也反證了這一人才培養模式的可信之處。
其次,該校較為注重校企合作育人,通過實習實訓教學環節雙向對接企業行業和學生的需求。比方說,該校先后與華為、京東等頭部企業共建數據智能與智慧社會等78個重點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共筑實踐教學平臺;還與景嘉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電軟件園、中軟國際、三一集團、中國鐵建重工等企業共建工信部“集成電路”專精特新產業學院,獲批“集成電路產業學院”和“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現代產業學院”等湖南省現代產業學院,構建校企互惠共贏的教學資源共享和人才培養合作機制。
以上這些實踐平臺、實驗室還是產業學院,其根本上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實習的場所和平臺,讓學生可以依托企業的高新技術、實踐設備等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度實踐,并且在實際操作中查漏補缺,對行業動態和企業需求也更加了如指掌,從而以此為方向對個人能力針對提升。
據此可以說明,湖南工商大學的就業創業工作能夠得到湖南省的多次認可,一切都有跡可循,學生就讀于此除了獲得優質的教學資源,還能在就業技能、創新能力、實踐經驗等方面有所增長,可以滿足學生在專業學習、職業發展等多方面的需求,所以推薦給各位2025屆的考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