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羅麗萍 王幼柏律師婚姻家事團隊
最新消息:據臺媒爆料,大S的遺產和兒女監護權等相關問題已處理完畢,遺產按法律規定為配偶具俊曄以及大S兒女所有,但由于孩子未成年,因此到18歲之前,遺產都由生父汪小菲代理。
然而,這場遺產分配卻引發了家庭成員之間的紛爭和不滿,尤其是大S的母親黃春梅,她對于女婿具俊曄的行為表示極度失望和憤怒。3月1日凌晨,S媽在社交平臺發聲“他是騙子我是傻”,但沒有指明“騙子”是誰。
一、開篇:
一場突如其來的告別,揭開人性與法律的博弈
2025 年春節剛過,熱鬧的氛圍還未完全消散,大 S 的驟然離世,像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面,讓全網瞬間陷入震驚與悲痛之中。社交媒體瞬間被刷屏,粉絲們紛紛自發悼念,一句句 “杉菜走了,我們的青春真的落幕了” 飽含著無盡的不舍與懷念。
逝者已矣,生者還要繼續前行,只愿大 S 的親人能夠慢慢走出悲痛,重新擁抱生活。明星的英年早逝,就像一記警鐘,讓每一位普通人都開始思考財富傳承的問題?!疤煊胁粶y風云”,我們無法預知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那該如何應對,才能在生命的盡頭不留遺憾呢?
本文以“如果大 S 是內地明星,她的遺產會怎么分” 為切入點,深入探討財富傳承規劃對遺產分配的重大影響,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警醒和思考。沒有遺囑的 “法定繼承”,可能會讓摯愛的親人陷入遺產爭奪的混戰;而一份經過深思熟慮的財富規劃,卻能成為守護家人的最后一道防線,讓愛得以延續。(注:下文中,用“大Ss”來指代這位內地假想明星)
二、假設一:未做規劃
法定繼承的冰冷規則與人性裂痕,法律如何 “一刀切”?
根據《民法典》第 1127、1130 條規定,如果大Ss 未立遺囑,她的遺產將按照法定繼承進行分配。第一順位繼承人包括現任丈夫、兩名子女以及母親,他們都將獲得大Ss 遺產的繼承權,且各自能夠繼承的份額通常不會相差太多。
從表面上看,這樣的分配方式似乎很公平,遵循著法律既定的規則。但在現實中,卻隱藏著諸多矛盾。現任丈夫與大Ss 結婚時間很短,卻能憑借法定繼承分走數千萬資產。
這很可能并非大Ss 的真正遺愿,畢竟兩人婚姻存續時間不長,而其他繼承人,如辛苦將大Ss 養育成人的母親,看著一個與大Ss 相識不久的人分走巨額財產,心里恐怕也難以平靜。
此外,子女繼承的份額會由生父(前任丈夫)代管。一旦雙方關系惡化,就像現實中很多離異夫妻因孩子撫養權、財產問題產生糾紛一樣,極有可能引發財產挪用爭議。前任丈夫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對子女繼承的財產使用不當,而其他繼承人又難以干涉,這無疑會給家庭帶來更多的矛盾和紛爭。
原本親密的家人,可能會因為這冰冷的法律公式,在利益的驅使下反目成仇,親情在金錢面前變得不堪一擊。
三、假設二:提前規劃
遺囑與信托的溫度設計,遺囑是給家人的 “最后一封情書”
遺囑,絕非只是一份簡單的法律文件,它更像是一份飽含深情的囑托,是給家人的 “最后一封情書”。倘若大Ss 生前訂立遺囑,便能有條不紊地定向安排自己的財產:
1、在遺囑中,可以明確寫明具體的哪個財產歸屬哪一位繼承人,如“北京四合院歸母親居住至終老,臺北豪宅由子女繼承,存款設立教育基金”。
2、在排除爭議上,倘若不想現任丈夫分走太多財產,大Ss 完全可以通過遺囑排除現任丈夫的繼承權,或者謹慎設定可繼承的財產份額。比如,明確現任丈夫只能繼承某一處房產的部分使用權,或者給予一定金額的現金補償,但不能染指核心資產。
3、為了更好地保護子女,大Ss 還可以指定律師或其他可信任的親人作為遺產管理人。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法定監護人可能會因各種原因對孩子繼承的遺產管理不當,而有了遺產管理人共同監管子女遺產,便能形成一種制衡機制。遺產管理人可以監督資金的流向,確保每一筆錢都用在子女的成長與發展上。
信托:為愛加裝 “安全鎖”
信托,就像是為家庭財富和親人的未來加裝的一把 “安全鎖”,以細膩且周全的方式守護著愛與財富。
在防揮霍條款方面,可約定類似“子女 25 歲前每月領取 2 萬元生活費”。這個金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既能滿足他們日常生活的合理需求,防止子女養成揮霍無度的習慣。
“在子女結婚時可支取 500 萬”,婚姻是人生的大事,這筆資金能為他們開啟新的人生階段提供經濟支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開啟幸福的新生活。
在資產隔離上,當進入新的婚姻之前,將婚前房產置入不可撤銷信托是一種非常明智的做法。曾經有一位企業家,辛苦打拼多年購置了多處房產。在再婚之前,他沒有進行資產隔離,結果再婚離婚時,配偶分走了一半的婚前房產,多年的心血瞬間少了一半,導致自身財富大幅縮水,后續的事業發展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而通過將婚前房產置入不可撤銷信托,即使再婚離婚,配偶也無權分割,保障了自身財產的獨立性和安全性。
應急機制也至關重要,設立“重病醫療專項金”是未雨綢繆的體現。比如,當子女突發疾病時,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救治。像白血病、癌癥等重大疾病,治療費用高昂,可能需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此時 “重病醫療專項金” 就能確??煽焖賱佑觅Y金,讓子女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無需為了籌集資金而四處奔波,為子女的生命健康提供堅實的經濟后盾,
風險預警:要避免規劃不當反成 “雷區”
在進行遺囑和信托規劃時,稍有不慎,規劃不當就可能反成 “雷區”。如:
手寫遺囑無效的情況時有發生。某網紅憑借自身努力,在網絡世界闖出一片天地,積累了數千萬資產。然而在訂立手寫遺囑時,他滿心想著如何分配財產,卻唯獨忘記注明立遺囑日期。盡管他有明確的財產分配意愿,但最終遺愿還是落空。
信托被擊穿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某企業家設立信托后,卻保留了對信托資產的控制權。他覺得自己既然設立了信托,資產肯定能安全地留給子女,卻忽略了潛在的風險。當他面臨債務危機時,債權人通過法律手段成功追償,原本打算留給子女的信托資產被用于償還債務,子女繼承落空。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數字遺產也不容忽視。有不少人未將一些虛擬財產及賬號寫入遺囑,導致這些賬號所包含的虛擬財產永久丟失。
四、啟示
法律與情感的交織:普通人的啟示
遺囑并非人生終點與責任終結,而是責任新起點。法律層面,必留份原則要求即便遺囑排除配偶,也需為無勞動能力的伴侶和未成年子女留必要份額,這是法律對弱勢群體的保護。
情感角度看,遺囑里附 “給子女的信” 很暖心。比如父親在遺囑說明因弟弟身體差,將更多財產分給弟弟,表達對子女一視同仁的愛,子女讀信后理解父親,化解財產分配的心結,維系家庭關系。
財富規劃要洞察人性。再婚家庭構建 “防火墻” 很關鍵,結合婚前協議與遺囑是好辦法。如再婚前簽婚前協議,約定婚后住房歸自己,丈夫僅有居住權,遺囑再強調去世后房子由子女繼承,保障各方權益。
平衡親情與公平是財富規劃重點。父母依賴子女贍養時,可設“贍養費信托”。一次性給款易被父母隨意支配,難以保障父母長期生活;而按月支付的贍養費信托像穩定養老金,保障父母生活,還促使子女用心贍養。
人生多變,財富規劃也需動態調整。如身份關系發生變化(如再婚)、新增繼承人、新增個人財產或對自身財產的傳承意愿發生變化時,更新遺囑都顯得非常必要。如有夫妻再婚后未及時更新遺囑,一方離世后財產分配混亂,引發家庭矛盾;及時更新遺囑能避免法律沖突,維護家庭和諧。
子女成年后,信托條款應從保障生活轉向引導財商。未成年時,信托側重保障生活與教育;成年后,給予一定資金支配權,引導學習理財知識,如規定自主支配資金需提交理財報告,助其樹立正確財富觀,為獨立管理財富做準備。
五、結語
遺產的本質,是愛的延續而非爭奪的籌碼
大Ss 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映射著每個人的現實困境。
我們無法預知生命的終點何時到來,但可以運用法律工具為親情筑起堅固的護城河。一份遺囑,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條款羅列,它更是對家人未來的溫柔托付,是飽含愛意的深情告白;一次財富規劃,也絕非僅僅是利益的權衡,而是用理性的方式守護最珍貴的情感,讓愛得以延續。
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留下的不應是充滿紛爭的法庭傳票,而是一封寫滿愛的法律情書,讓家人在溫暖與關懷中繼續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