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今年兩會最大的不同在于,很多代表的提案都十分貼近民生,說出了基層老百姓的心聲。而這些提案涉及到了教育、醫療、就業、社保等各個領域。所以,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而現在,兩會又傳來5大利好消息,老百姓紛紛叫好,希望國家盡快在會后落實。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應盡快遏制35歲就業歧視
現如今,很多企業都存在就業年齡歧視,就是只招聘35歲以下的年輕人,不招聘35歲以上的中年人,這就導致35歲以上人士的失業率高達70%。于是,很多40、50人員就只能從事外賣、保安、保潔等工作。
為此,人大代表鄭功成提出:應盡快遏制35歲的就業歧視。實際上,35歲至40歲年齡段的人正處于精力和經驗的良好狀態,企業不應該對其存在就業歧視,而是應該讓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出更好的作用。預計兩會過后35歲的就業歧視,將會得到緩解。
第二,城鄉居民養老金偏低,建議每年都要增加
現在國內養老金存在著明顯的落差。很多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高達7-8000元,甚至1萬元以上。而企退人員的退休金只有2-3000多元。城鄉居民的養老金只有幾百元,其中農村居民養老金只有100多元。
為此,政協委員孫潔表示:城鄉居民養老金偏低,建議每年都要增加。而如果這個建議得以實施,城鄉居民的養老金收入會有所增加,生活質量也有望得到改善。很多農村老人就不用在70、80歲下地干活,或到集市上售賣農產品。
第三,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門檻
現在國內有2億多靈活就業人員群體。所謂靈活就業,就是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穩定的人群。主要從事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臨時工等工作。為此,李東生代表建議:應降低靈活就業參保的門檻。主要有三項:
①減少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統籌的比例,這樣可以增加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金;②全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在工傷、失業等險種上的限制,讓他們與在崗職工享受同等待遇;③為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設置各種檔次,讓靈活就業人員根據自身情況繳納社保。
第四,應遵循8小時工作制
現如今,國內有很多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產生更多的效益,就實行了是996工作制,這就導致了職工們整天忙于工作,無法得到更好的休整。為此,人大代表吳秋北建議:996長時間工作不理想,應實行8小時工作制。
同時,不少人大代表都認為,長期工作不是一個理想的工作狀態,我們應當遵循“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人個時間8小時”。預計在兩會之后,各地會逐步推動8小時工作制,摒棄長期工作的996工作制,讓員工能夠勞逸結合,這樣才更有工作效率。
第五,應實行自愿退休制度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陳眾議提出的“自愿退休”建議,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所謂自愿退休,就是男性年齡在55周歲,女性年齡在50歲,工齡達到30年以上,繳納社保20年以上,就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據人社部數據顯示,若推行自愿退休制度,2025年能釋放至少700萬個高質量崗位,主要集中在金融、IT、制造業等領域。實際上,若實行”自愿退休”就能讓一大批老職工能夠根據自身情況早點退休,這樣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