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強國”戰略與職業教育改革的雙重浪潮下,可以說,中國軌道交通行業正處于黃金發展期。作為西北地區軌道交通人才培養的“搖籃”,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直是領域內當之無愧的先鋒。這所始建于1956年的老牌院校,如何在新時代的軌道上飛馳?或許,答案就藏在它的專業實力、創新基因與育人情懷中。
若論西鐵院的“硬核”底氣,首先要說的是其與軌道交通深度綁定的專業布局。翻開學校的王牌專業名錄,鐵道供電技術、鐵道交通運營管理、鐵道機車等專業赫然在列——不僅是國家級骨干專業,更是全國職業院校交通運輸類示范專業點。這些專業如同一條條“鐵軌”,精準對接高鐵、地鐵、城軌等行業的用人需求。
鐵道機車專業的學生從內燃機車到電力機車,從傳統檢修到智能運維,課程設置始終與鐵路技術的迭代同頻共振。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通信信號技術等新興專業,則瞄準了智慧地鐵、無人駕駛等前沿領域,讓學生未出校門便已觸摸到行業的未來脈搏。
令人矚目的是,西鐵院的專業群并非孤立存在。依托“鐵道運輸類”與“城市軌道交通類”兩大核心,學校構建了電力技術、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專業群,形成“主干粗壯、枝葉繁茂”的生態體系。這種“以鐵為核,多元共生”的布局,既夯實了學生的技術根基,又為跨界創新提供了可能。
西鐵院的辦學特色,可以用“鐵”字貫穿始終。校訓“尚德、守則、強能、篤行”中透出的嚴謹務實,與“辦學不脫軌、育人不離道”的理念如出一轍。這里的“軌道”既是物理意義上的鐵路,更是人才培養的邏輯主線。學校與蘭州交通大學等高校的深度合作,便是一個最好例子。2024年暑期,院長曾帶隊赴蘭州交大探討師資交流與科研合作,兩校在鐵路血脈上的共鳴,讓校際資源如同鐵軌般無縫銜接,為師生打開了更廣闊的學術視野。
再看科研創新,則是西鐵院的另一把“密鑰”。2021年,西鐵院的4項科研成果入選陜西省高校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展,數量位列高職院校第二,甚至超越不少本科院校。其校企合作研發的《便攜式智能化司機控制器故障排查儀》將復雜檢修流程簡化為“一鍵診斷”,《RFID智能分類垃圾桶》用物聯網技術破解垃圾分類難題,這些項目不僅獲得企業青睞,更讓學生親身參與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全過程。
在就業舞臺上,西鐵院更是搭建起“雙向奔赴”的橋梁。在鐵路領域,校企合作的“現代學徒制”早已成為就業直通車。數據顯示,學校近年畢業生就業率穩居省內前列,這背后既有行業知名企業集團的深度參與,也得益于“實習-就業”一體化的培養!
站在“十四五”規劃的中段,西鐵院的腳步愈發清晰。從入選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到推動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從深化校際合作到拓展“一帶一路”沿線職教聯盟,學校正將“鐵”的基因注入更宏大的敘事。在這里,一節鐵軌可以延伸成智慧鐵路的藍圖,一堂實訓課可能孕育出改變行業的小發明,而一名普通學子,或許就是未來“大國工匠”的雛形。
這所學院的故事,恰如飛馳的列車——既有鐵軌的堅定方向,又有創新的澎湃動力。當職業教育的春風拂過古都西安,西鐵院正以它的方式證明:在技能報國的道路上,每一顆螺絲釘都能找到不可替代的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