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新春第一會”精神,聚力打造“泰周到”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工作,即日起,“泰州政法”微信公眾號開設“泰周到”法治化營商環境專欄,集中展示全市政法機關全面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法治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積極成效,敬請關注。
五種解法尋求執行最優解
——泰州法院精準施策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泰州法院通過“預懲戒、活查封、修信用、騰空間、執轉破”五種解法,針對被執行民營企業的不同實際情況采取與之最相適應的執行策略和措施,依法妥善平衡好各方主體利益,推動涉民營企業執行案件的精準化辦理,實現涉民營企業執行案件辦理的“最優解”,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預懲戒”督促主動履行
“法官,我們愿意履行執行義務,但能不能再給我們寬限一些時間!”在收到法院發出的“預納失”通知書,面對羅列的被執行人納入失信名單的相關情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后面臨的懲戒措施等內容,某公司的態度終于有所軟化。
為有效“放水養魚”,審慎使用強制措施,靖江法院執行局局長展飛與同事們在對執行案中的公司全面評估其債務狀況、經營現狀及還款意愿的基礎上,在征得債權人諒解的前提下給予履行寬限期,最終促成該公司主動交付2.1億元執行款。
“‘預懲戒’的優勢在于給被執行企業劃定‘紅線’的同時,有效緩沖了強制執行措施對民營企業,特別是對小微企業的消極影響,也有利于實現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睋┲葜性簣绦芯志珠L孫金錄介紹,法院將執行“預懲戒”機制廣泛運用于確有履行能力的民營企業,在采取強制措施或懲戒措施前,向被執行民營企業發出“預限高、預納失”等通知書,給予企業主動履行債務的合理寬限期,督促被執行人主動履行債務。據統計,2024年以來,已向被執行民營企業發出“預懲戒”通知書845份,成功促成244件案件達成執行和解。
“活查封”力保生產經營
在某科技公司等企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一案中,某科技公司等須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費用2035.8萬元。泰州中院、泰州高新區法院調查發現,該企業從事農藥中間體生產且占有相當部分的市場份額,2023年的總產值近1.2億元。
“如果立即對其資產實施處置勢必會導致公司停產歇業,數百名員工失業,影響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泰州高新區法院執行局局長李劍峰表示,為讓企業“活”下去,在兩級法院的協調下,環保公益團體同意被執行企業以被查封的資產設定抵押擔保后分期履行,實現公益債權保護與企業發展雙贏。
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持續盈利既是清償債務的前提,更是實現職工就業、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條件。在泰州中院的統籌和指導下,泰州法院率先啟動“電子封條”活封企業財產,通過實施物聯網技術監管對在業經營的被執行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活封”“活扣”,將最新科技成果應用于執行實踐。
“在不影響權利人權益的前提下,為企業生產經營留足空間,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持續盈利,形成‘活水養魚’最優局面?!碧┲葜性焊痹洪L宋亞平表示,“活封”“活扣”不僅保障了權利人的個體利益,更兼顧了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整體利益。
“修信用”及時紓困解難
某資源再生公司是江蘇省首批獲得危險固廢處理資質企業,擁有78項污染物處理技術專利,已被納入江蘇省新四板企業名錄,年納稅額超兩千萬元。然而該企業因未清償聯保債務被采取信用懲戒措施,致使貸款、投資以及享受政府政策扶持和補貼方面均受到限制,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海陵法院發現上述情況后,對該企業開展救治式執行并修復信用?!皥绦蟹ü僖环矫鎸S區的機械設備采取‘活封’措施,另一方面協調雙方協商達成分期履行和解方案,并對公司開展信用修復,避免被新四板摘牌,讓公司得以擺脫困境重回發展正軌。”被執行企業的負責人表示。
“對于一時陷入困境,但仍具有市場競爭力,特別是符合地區產業政策的被執行民營企業,我們通過采取信用修復措施,消除優質企業遭受因信用懲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幫助經營主體紓困解難,留住經濟發展的‘青山’?!?/strong>泰州中院執行局局長孫金錄表示。
據介紹,近年來,泰州中院先后制定《全市法院信用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和《全市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執行年”1+4專項行動方案》等指引對全市法院的涉企信用修復工作作出統一規范和部署,確保企業信用修復過程規范,結果合規。先后針對3000多家失信、吊銷企業逐案排查梳理處置,2800余家符合條件的企業徹底退出失信名單,有力地促進社會誠信水平提升和營商環境優化。
“騰空間”實現有序退出
某電子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其作為被執行人的案件就達338件,涉案金額3.5億余元。在資產處置過程中,高港法院積極與當地黨委、政府溝通,借助招商引資平臺發布拍賣信息,最大限度吸引投資人參與,并派員全程參與談判,協助招商團隊介紹案件背景、告知法律規定,讓投資人“買得放心”。
最終,“僵尸企業”的閑置資產變現為兌現勝訴權益的“真金白銀”。投資人在成功買受被執行企業的資產后,追加投資1.5億元對廠區內的軟硬件設施進行改造升級,2024年該企業實現開票銷售2億元。
“對于難以清償債務,無法與申請人達成和解,且確已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泰州法院通過司法拍賣方式依法高效處置其現有資產,在保障債權及時兌現的同時,有效盤活閑置資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提供司法助力。”泰州中院執行指揮中心副主任毛國健說。
近年來,全市法院通過司法網拍處置資產年均成交金額約20億元,全程零收費,每年為當事人節約拍賣傭金約1億元,增加納稅約2億元。同時,為解決參拍企業融資問題,泰州中院聯合10多家駐泰商業銀行推出“E拍貸2.0”,提供融資服務,發布司法網拍標的1771件,發放貸款1.13億元。
2024年9月,泰州中院又聯合自然資源和規劃、稅務、生態環境部門啟動不動產司法拍賣“一事聯辦”,在法院執行服務中心即可辦理司法拍賣不動產的查解封、產權過戶、水電氣過戶等事項,最大限度方便買受人辦理司法拍賣后續事項,全力促進項目落地、企業生根。
“執轉破”煥發新生活力
對于長期虧損、扭虧無望,資不抵債的民營企業,法院通過及時啟動“執轉破”,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的同時,釋放“僵尸企業”占用的各類社會資源,實現經營主體的有序退出。
某糧油港務公司、某糧油工業公司執行案中,靖江法院及時控制企業財產、移送破產審查,并圍繞當地大健康高端糧油產業園項目建設,積極推動通過政府招商渠道推介案涉資產,以破引商,最終吸引國內頭部糧油食品進出口企業拍得破產財產。該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為20億~30億元,致力打造大健康高端糧油產業生態鏈,成為央地合作新典范。
為進一步規范相關工作,泰州中院通過出臺《關于構建“立審執破”1+5協作配合體系的實施意見》,著力加強立審執破程序的聯動協調,規范“執轉破”案件的流轉程序,強化節點控制,有力推進“執破融合”,有效釋放市場資源、社會管理資源,服務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優化。2024年共計移送執轉破510件,涉及債權標的額90.25億元,為轄區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法治助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務和法定職責。民營企業作為最活躍的市場活動參與主體,不可避免地面臨市場風險,產生爭議和糾紛,而執行是實現勝訴權益的‘最后一公里’?!碧┲葜性狐h組書記、院長楊昌順表示。
來源:《江蘇經濟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