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088字
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病理穿刺檢查
細針與粗針,各有千秋
在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中,檢查手段日益豐富,其中病理穿刺檢查以其獨特的優勢在臨床診斷中占據了重要位置。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病理穿刺檢查中的兩大主角——細針穿刺和粗針穿刺。
01
細針穿刺:精準取樣,快速診斷
細針穿刺檢查,又稱細針穿刺活檢(FNAC)或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NA),是通過微細的針頭(如10ml注射器及其針頭)穿刺皮膚和組織,從病變部位獲取細胞樣本的一種檢查方法。這種方法以其微創、操作簡便、安全性高而著稱,廣泛應用于體表及深部組織腫物的診斷中。
應用范圍廣泛:細針穿刺可觸及的體表腫塊,如皮下組織腫塊、甲狀腺腫物、淋巴結組織、乳腺腫物等,都是其施展拳腳的舞臺。同時,對于深部組織腫物,如胰腺、腎臟、腹膜后腫塊等,細針穿刺也能精準取樣。
快速診斷:細針穿刺獲取的細胞樣本主要用于細胞學檢查,能夠在短時間內(通常為2個工作日內)提供初步的診斷結果,對于鑒別良性或惡性腫瘤具有重要意義。
02
粗針穿刺:組織量多,診斷準確
與細針穿刺不同,粗針穿刺(又稱為空心針穿刺)主要用于獲取組織樣本。其特制的活檢針口徑較粗,能夠取得更多的組織量,從而進行更為詳盡的組織病理學檢查。
準確可靠:由于粗針穿刺獲取的組織樣本量大且完整,其病理學診斷結果通常更加準確可靠。此外,這些組織樣本還可以進行免疫組化檢測,進一步揭示腫瘤細胞的受體表達情況,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據。
報告時間稍長:相比于細針穿刺的細胞學檢查,粗針穿刺的組織學檢查一般需要3-5個工作日出結果。若需加做免疫組化等檢查,報告時間還會相應延長。
03
注意事項:安全至上,綜合判斷
盡管病理穿刺檢查具有諸多優點,但在實際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1.診斷局限性:由于取到的細胞或組織有限,病理穿刺檢查的診斷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因取材量不足而導致誤診或漏診。因此,診斷結果應結合臨床情況及其他相關檢查綜合判斷。為提高穿刺的準確性,特別是對于較小的病變部位,建議在超聲或CT等影像學的引導下進行穿刺。
2. 并發癥預防:盡管并發癥較少見,但仍需警惕神經源性反應(俗稱暈針)、穿刺部位疼痛、出血、損傷神經等風險和并發癥的發生。
3. 檢查過程中應配合醫生指令保持體位穩定以減少不必要的痛苦和并發癥。
4. 關注身體反應:檢查后應密切關注身體反應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綜上所述,細針穿刺和粗針穿刺作為病理穿刺檢查中的兩大重要手段各有千秋。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患者病情和診斷需求選擇合適的穿刺方法,以確保診斷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來源:夷陵區婦幼保健院
告訴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