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陽 來源 | 頂尖廣告
最近上海街頭一棟樓長了一只巨大的鞋頭,吸睛值10000%,含迪量100%,走過路過很難不多看兩眼。
圖源:上海Bang
這其實是阿迪達斯包下一整條永 源路,打造品牌首個“貝殼頭街區”,主打一個“街頭文化”。
別人是拋頭露臉,阿迪是拋頭露鞋。
阿迪達斯不語,只是一味地搞大, 打造了立體球鞋裝置。
圖源:商業咔
還有網友真實記錄了它從第一稿到定稿的過程,目睹了一次巨變。
在地上躺平時,裸裝素顏。
圖源:梅花網
掛墻上表演時,精修美顏。
圖源:梅花網
還有網友盯上了水泥墻+懸浮巨鞋的電影感場景,仰望視角拍了張魔幻大片。
果然死亡視角真的不是誰都好看的,看看這“被踩在腳下”的壓迫感,讓人窒息了。
圖源:小紅書@dreamvillain
有意思的是,阿迪達斯還在永源路上,把一棟大樓包裝成“巨型鞋盒”。
直接在中間開鞋盒,露出一只黑色貝殼鞋,就挺禿然的。
圖源:adidas originals
這棟樓還有個應景的名字,叫做:貝殼頭大樓
圖源:adidasOriginals
被阿迪達斯這該死的細節營銷和儀式感,徹底驚艷到了。
一個鞋頭加上一個鞋盒,直接打造了一個試鞋買鞋的閉環了。
阿迪達斯三葉草logo不服,也申請出戰。
直接在空中開掛,掛成了吊墜的樣子,感覺連空氣都彌漫著藝術氣息。
圖源:上海Bang
除了巨鞋的立體裝置,阿迪達斯還發揮明星效應。
在上海港匯恒隆廣場等多處,阿迪達斯打造宋雨琦巨幅海報廣告位,吸引不少粉絲打卡。
圖源:商業咔
廣告裝置出頭就算了,關鍵是阿迪達斯的廣告語也很出頭。
看看這一句“偏要出頭”的slogan, 把一語多關玩明白了。
點出了產品的“貝殼頭”,又點到了那只突出的“鞋頭”,還暗戳阿迪達斯桀驁不馴的品牌態度。
圖源:上海Bang
看到這兒不得不說, 別人要么是下頭,要么是上頭,阿迪在上頭和下頭之間選擇了出頭。
要知道品牌整活最怕什么,那就是廣告費打水漂。
著名廣告大師約翰·沃納梅克說:“我知道有一半的廣告費被浪費掉了,遺憾的是,我不知道是那一半被浪費了。
阿迪達斯這波整活,直接怒省千萬廣告費,整出了甲方爸爸們想要的效果:事半功倍。
出頭率50%,回頭率100%。
事實上在戶外廣告巨物營銷這件事上,阿迪達斯向來都很會出風頭。
論最炸裂最刷屏的,還是77張無碼裸胸照的戶外廣告。
一年情人節前夕,阿迪達斯為了表達對不同膚色不同群體的尊重和支持,當時推出43種新型運動文胸系列。
讓所有女性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內衣,滿足更多女性、更多身體和更多運動的需求。
為了宣傳對不同胸型的包容,找來25位匿名女性拍攝“乳頭解放”的主題廣告,還在推特上、ins展示。
圖源:現代廣告雜志
圖片由25組不同膚色、體型、年齡的乳房照片排開 (原圖未打碼) ,配文:我們相信各種形狀和大小的乳房,都應該得到支持與舒適感。
圖源:現代廣告雜志
阿迪達斯不僅在線上展示,還搬到德國總部附近戶外廣告牌:
以“乳房畫廊”概念包裝,宣傳我們沒有只做一件新運動胸罩的理由。
圖源:現代廣告雜志
阿迪達斯想通過這條戶外廣告,讓女性覺得自己的身體是正常的,無論是哪項運動,女性都應該可以隨心所欲地運動。
如果說阿迪達斯的鞋子是讓人瞳孔地震,那么鞋盒就是讓人方得一批。
又一年的愚人節營銷,阿迪達斯跟全網開了一個炸裂的玩笑,在海外APP——Confirmed上架了一款“Box Shoe”鞋盒鞋。
圖源:@潮庫
且不說鞋子穿的舒不舒服費不費腳,但設計確實挺費眼睛,方出了新高度:
經典三葉草藍色鞋盒,加上一本正經的穿孔、粗鞋帶、翻蓋鞋舌設計。
圖源:@潮庫
雖然這是由阿迪達斯經典的三葉草藍色鞋盒爆改而成,是肉眼可見的鞋盒。
但還是成功偽裝成鞋子的樣子,愚人節算是被阿迪玩明白了。
再搭配一雙阿迪達斯體育生長襪,直接上演開盲盒開到鞋子里。
圖源:@潮庫
當然阿迪達斯不僅整活對鞋盒情有獨鐘,還對“密集恐懼癥”沉迷。
就當有網友擔心遇到下雨天,巨型鞋頭雨水灌了鞋會臭,造成滿街鞋臭時。
殊不知,阿迪達斯早就對街頭曬衣服下手了。
去年的時候,阿迪達斯在北京三里屯,設計了一座24米高巨型衣櫥,掛滿了500件經典彩色復古版型外套。
近看以為阿迪達斯當街晾衣服,終于悟了什么叫做:行走的衣架子。
圖源:流行研究所
遠看像是暖水袋墻、調色盤,一個巨型彩虹鞋盒,還能隱約看到三葉草logo。
圖源:流行研究所
總之橫看成嶺側成峰,但無論像什么,可以肯定的是,給人營造一種瞳孔效應和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所以看到這兒,我們也會發現為什么阿迪達斯熱衷于在戶外整活兒巨物營銷。
就說阿迪達斯在街頭丟鞋這件事,品牌鬧大的背后 并非空穴來風,是阿迪達斯針對貝殼鞋的一次新品營銷。
最近阿迪達斯忙著宣傳SUPERSTAR II,鞋子保留Superstar經典DNA的基礎上,加了粗鞋帶和簡約鞋舌標,更加彰顯阿迪達斯的街頭文化。
圖源:adidasOriginals
為了進一步展現Superstar帶有的個性態度和”刺頭精神”,阿迪達斯還找到品牌代言人陳冠希宋雨琦、GALI、吳艷妮,穿上“偏要出頭”貝殼鞋,演繹霸氣出頭態度。
圖源:adidasOriginals
看看他們在廣告中的時尚表現力,就像是用貝殼頭打破條條框框,讓大家對“出頭”有了具象化的認知。
除了阿迪達斯,巨物營銷也正在成為各行各業的營銷標配。
好比此前LV在上海黃浦江上“丟”了一只包包 ,這一丟就丟出了尋物啟事的熱度。
圖源:數英網
喜茶和草間彌生聯動,同樣造了一個巨型波點南瓜。
圖源:小紅書@INK橙墨
還有旺旺推出8L牛奶馬克杯周邊,主打的賣點就是大,據說能裝下小孩。
圖源:小紅書@INK橙墨
說到底,巨物營銷就是一種低成本的廣告營銷策劃。
創意就是做加法。
就像阿迪戶外整活幾乎離不開logo、鞋盒和衣服,這些都是阿迪達斯既有的元素。
品牌熱衷把信手拈來的元素視覺化,并放大尺寸做成XXXl號周邊,就是一個吸睛廣告載體。
這本質是在既定認知范疇內,向受眾營造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還能直接把頭腦風暴想創意環節都省了。
放大放的是傳播面。
比起封閉的的電梯廣告,這樣的巨幅廣告主打一個視覺沖擊力,觸達的廣告受眾更廣。
所以我們常說甲方爸爸說要logo要大字要大,當這些被放大之后,就是行走的巨型廣告牌,自帶媒介傳播效應。
理解了這一點,就能理解為啥網友要拍照分享。
巨大的物品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當大家拍照、打卡、發圈,直接為品牌實現線上曝光與線下引流。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更多有趣話題 ,盡在【頂尖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