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蕭山機場,一位司機接到乘客后得知對方已向“中間人”支付了50元服務費,原本200元的訂單被轉手三次,司機最終僅到手180元?。類似事件正在全國順風車市場蔓延,除了偽裝成物流公司的黃牛團伙外,個人黃牛也通過搶單、轉賣等方式蠶食司機和乘客利益。
寧波某司機曾曝光一家“物流公司”的套路:該公司以“月入2萬”“天天有單接”為誘餌吸引司機購車入職,實則強制安裝外掛軟件截取獨享單,每單抽取30%傭金。司機發現,600元的跨城獨享單被拆分為兩單400元的拼車單,黃牛從中賺取200元差價?。部分司機因接轉賣訂單發生事故后,保險公司以“非法營運”為由拒賠,上海一位司機背負車貸的同時還需承擔3萬元維修費?。
?個人黃牛的隱蔽操作同樣猖獗?。貴陽一名黃牛通過平臺搶到訂單后,誘導乘客取消原單并線下支付150元車費,再以90元轉包給司機,輕松賺取60元差價?。
這類“無本生意”甚至形成產業鏈——長沙一位乘客支付900元跨城費,實際接單司機僅收到500元,中間400元被黃牛層層瓜分?。武漢王女士預訂的“獨享單”實為拼車,司機坦言:“這單被轉賣三次,平臺顯示的車主信息和車牌全是假的。”?
?司機和乘客的困境往往相互交織?。廣州李師傅接到“GL8商務車獨享單”,到場車輛卻是七座面包車,因超載被查后罰款5000元并遭平臺封號?。
而寧波一位乘客發現司機頻繁更換車輛,經平臺核查發現該賬號半年內關聯過12輛不同車型,最終確認為黃牛操控的“接單黑號”?。
?監管與平臺的反制措施正在升級?。2025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要求順風車平臺實施“每單人臉識別”和“算法規則透明化”,杭州已上線“司機信用碼”供乘客掃碼核查接單記錄?。寧波試點“黃牛黑名單”制度,被舉報3次以上的賬號將永久封禁?。一位從業7年的司機在社交平臺留言:“現在接單前先看信用分,低于95分的寧愿不接——少賺總比掉坑強。”?
值得警惕的是,黃牛常以“平臺手續費高”誘導線下交易。2025年3月廣州查獲的案例顯示,某黃牛通過偽造行程騙取平臺補貼,單日非法獲利超4000元?。正如網友“順風車老司機”所言:“所有繞開平臺的操作,都是黃牛收割的鐮刀。乘客多付錢、司機少掙錢,只有中間商躺著數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