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萬物復蘇的春天
是個非常適合補鈣的季節
說到補鈣
不少人會想到喝牛奶
但其實綠葉菜也是很好的補鈣食物
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們又應如何抓緊
春天這一難得的補鈣“黃金期”呢
春天是補鈣的黃金期
缺鈣是導致骨質疏松癥的重要原因之一。骨質疏松這個詞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由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編制的《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22)》中指出: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19.2%,其中女性為32.1%,男性為6.9%。65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32%,其中女性為51.6%,男性為10.7%。
骨質疏松癥不僅帶來骨量減少、骨密度降低、骨組織微結構退化等問題,還會顯著增加骨骼的脆性,使得骨折的風險大大增加。那么,如何通過補鈣來預防骨質疏松癥呢?其實,春天正是補鈣的黃金時期。
日照時間延長
隨著春季的到來,日照時間逐漸延長,這為人體合成維生素D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其實,人體約90%的維生素D是通過皮膚在陽光紫外線的照射下合成的,而維生素D對于促進鈣的吸收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春季氣溫逐漸升高,人們更愿意到戶外參與活動,運動量的增加也會使得人體新陳代謝加速,骨骼對鈣的需求和吸收效率也隨之提高。
彌補冬季鈣流失
冬季由于氣溫寒冷,人體會通過提高代謝率來維持體溫,這會導致鈣的流失速度加快。與此同時,冬季日照時間減少以及戶外活動量降低,會使體內維生素D的儲備不足,而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關鍵因素。因此,春季及時補充鈣質,可以幫助調整冬季可能出現的潛在鈣缺乏狀態,從而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綠葉菜,被忽略的補鈣高手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的建議,普通成人及孕婦、乳母的每日推薦鈣攝入量為800mg;9—18歲青少年的每日推薦鈣攝入量則是1000mg。
圖片來源:包圖網
其實,綠葉蔬菜也是很好的補鈣食物。春天是大量蔬菜上市的季節,很多綠葉菜的鈣含量與牛奶相當,甚至比牛奶高出不少。
盡管蔬菜中的鈣大多以結合態存在于細胞壁中,且其中的草酸、植酸等成分可能會影響鈣的吸收率,使其低于牛奶,但綠葉蔬菜在補鈣方面仍具有獨特優勢。綠葉蔬菜富含鎂和鉀兩種重要元素:鎂是骨骼和牙齒的微量成分之一,能夠提高鈣的利用率;而充足的鉀元素則有助于減少尿液中鈣的流失。
對于骨骼健康而言,綠葉蔬菜還提供了一種必不可少的營養素——維生素K。研究發現,維生素K能夠激活骨鈣素,促進鈣在骨骼中的沉積,從而讓鈣的作用最大化。
春天補鈣這些要注意
除了均衡膳食,從食物中補充鈣,春天補鈣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學會曬太陽
曬太陽最好避開正午,避免溫度過高而曬傷。最好選擇在早上10點前、下午4點后的陽臺或空曠場所最佳。時間上也不宜過長,每天20—30分鐘即可。
多做戶外運動
運動是促進鈣在骨骼中沉積的有效方式。在老年骨質疏松的發病機制中,運動對骨強度的積極影響甚至超過了激素、鈣和維生素D的作用。因此,建議大家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對于青少年來說,跳繩或球類運動是增強骨骼健康的理想選擇;而對于老年人,堅持健走或慢跑則有助于維持骨密度。
此外,戶外運動是更為推薦的方式,因為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陽光照射還能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從而進一步提升鈣的吸收效率。
正確服用補充劑
當食補的力量不夠及其他特殊情況下,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鈣劑。
分次補充:短時間大量補鈣可能無法全部吸收,還會造成便秘、脹氣。需要補鈣者,一般每天需服1到2次鈣片。
晚上服用:如果一天吃一次鈣片,建議在睡前服用。如果一天補兩次鈣,另一次可在早飯后1到2小時,以防食物中的某些物質影響鈣的吸收。
合理搭配:常用的補鈣產品吸收度一般都較高,同時搭配維生素D,礦物質鎂、鋅、鉀等,效果會更好。
來源:廣東科普綜合新華社、CCTV生活圈、人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