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體驗富人擁有的東西,這是搞錢最大動力之一。
很多人把搞錢當成苦差事,以為窮是壓力是動力,其實窮只是一塊遮羞布。
能讓人豁出命去賺錢的,絕對不是賬單跟責任,而是欲望,是你坐在頂級會所里喝紅酒,是服務員半跪著擦亮你皮鞋的那一瞬間顫栗。
我人生第一次付費參加線下課是在北京的九華山莊。上課的公司叫啟航,老師是楊彥濤。
當時他說了一句話,想要成為有錢人,那就要過有錢人的生活。如果你要想買到一輛勞斯萊斯,那你就要想辦法借到一臺勞斯萊斯開上7天。
那時我不太理解,現在漸漸明白了。
PART 01
貧窮是口枯井,井底的人看不見月亮。
勸人賺錢是最愚蠢的方式。哪怕你向這賬單大喊,再不搞錢,你下個月都交不起房租了,也沒用。
這種話像鈍刀割肉,聽著疼,但疼完了照樣躺平,窮人對疼痛早就麻木了。
你得帶他去澳門永利皇宮住套房,讓白手套的管家替他拆行李,浴缸里飄著斯卡納空運的玫瑰花瓣。
這時候你不用催,他自己就會眼紅著問我怎么才能天天過上這種日子。
搞錢跟戀愛一個道理,沒嘗過甜頭的人哪肯為誰赴湯蹈火。
PART 02
奢侈品是成年人世界的魔法棒
網上有很多人嘲笑有錢人蠢。帆布包不能裝東西嗎?為啥非要買愛馬仕?
是啊,你能買到帆布包裝東西,但你買不到愛馬仕柜姐給你鞠躬90度啊。
當你在半島酒店簽單時,鋼筆劃過燙金票據的沙沙聲,那種感覺比老板畫的大餅約有1萬倍。
這個世界早就把價碼貼在了每個人的腦門上,而且是唯一的顯影劑。
PART 03
有錢人的空氣都是草莓味的。
混過華爾街的兄弟說,讓他開竅的不是MBA的課程。
是第一次進私人飛機艙門那一刻,空乘半蹲著幫他寄安全帶,幫他脫鞋,睫毛顫得像蝴蝶,仿佛他是易碎的宋代官窯。
后來他在地鐵里啃面包的時候,總會想起那個穿著阿瑪尼套裝的姑娘是如何用銀質刀叉切開沾著魚子醬的和牛的。
他說這叫報復性體驗,但我們都清楚——他再也回不去沙縣小吃塑料凳上的青春了。
PART 04
別在出租屋里幻想自由的味道。
別再出租屋里幻想自由的味道。
網上經常有人問,有錢就快樂嗎?答案是當然不是,但有錢的苦和窮的苦,它不是一個物種。
當你窩在合租房里刷信用卡賬單時候,富豪正為私人海島選沙發的顏色發脾氣。
說錢買不到幸福的人多半是沒聞過瑞士雪山比野壁爐的柴火味。
PART 05
讓物欲成為你的第一性原理
賺錢的動力往往來自于對錢帶來的生活變化的渴望,而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眼前的需求。
沒賺到錢大概率是你不知道錢到底意味著什么,能帶來什么。
現在你能理解到為什么高端產品都有體驗經濟的概念,車讓你試、駕房子讓你試住。
如果,你真的想幫助誰賺錢,那么帶他高端消費是唯一的路徑,欲望是能戰勝壓力的。
我有個合伙人,至今還記得我是怎么搞定他的,嗯,現在想來其實也沒啥,不就是個一千八的下午茶嘛。
每次進入那些高檔場所,別人熱情地接待,甚至無形中你能感受到一種尊重和歸屬感。
這種體驗。本身對人的自信心和動力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那才是掙錢的動力與意義。
我想,所謂見識,就是見過世面,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見識過有錢后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