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旅行團》又是一部如坐針氈的片子。
彭昱暢是不是被張嘉佳綁架了,老演這種一眼望到頭的爛片,浪費自己的演技。
說實在的張嘉佳的書更適合做成短劇,情緒堆的很滿,瞬間發生各種事件,讓人應接不暇,不講究什么邏輯,只求短平快。
一旦改編成電影,就要水劇情折磨觀眾了。
如他一以貫之的落后。
韓劇都已經進階到長腿、養眼與土豪了,而張嘉佳這個傳統派還在自我感動的固守早古的韓劇三寶,車禍、癌癥、治不好。
然后再加一些風景,配幾首歌曲,整一點儀式感的東西,融入部分矯揉造作的臺詞,一部電影就成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左邊有個小賣部》《天堂旅行團》都是這種全是臆想,沒有生活的疼痛文學的套路。
如他毫無邏輯的劇情。
片中楊恩又竟然無條件相信一個陌生人,讓他帶著自己跋山涉水找爸爸,而彭昱暢也敢答應一個腦癌患者,隨時可能出問題的小孩子的請求。
哪怕彭昱暢不想活了也于情于理于法都說不通,楊恩又好歹有個騙彭昱暢讓他好好活下去的理由,但彭昱暢這條線導演根本沒打算解釋,強行蘿莉配大叔。
如果忽略掉這個bug,前半段還是挺歡快的。
雖然彭昱暢很喪,但遇到的一些人都積極,魏大勛的付出,楊恩又的爛漫,李雪琴的不內耗,彭昱暢的不會游泳卻救人,以及同城快遞扇渣男一巴掌,都算是加分項。
倘若一直保持這樣的節奏,其實也能看,至少是及格的,只是中間反轉之后導演太想煽情了,可他煽情的手法太差了,只有MV式的推動情緒,甚至最后直接讓張靚穎現身唱歌,更加坐實了該片就是一部加長版MV。
可能有些人會因此感動,畢竟其中的一些情節在演員表演,音樂渲染的情況下會讓有些觀眾觸動,但沒有水到渠成的文本,影片還是經不起細琢磨,因為令人流下眼淚的不是影片本身,而是貫穿始終的音樂,誰還沒有幾段走進心里的旋律啊。
這也是張嘉佳作品的老毛病。
每個人都是悲慘的,身體殘缺、生活失意、身患重病、分手失戀,總歸就是要破碎,然后傷口愈合。
用這種方法打動人心很取巧,把握好一個度確實可以起到治愈的效果,可一旦過了就生硬尷尬了。
很不幸,《天堂旅行團》用力過猛了,不像《遺愿清單》《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那樣真誠自然。
后者也有死亡,但整體基調是不憂傷、很詼諧、不喪氣、很豁達,不是一上來就帶有目的的讓觀眾哭,也不會說很多編好的鼓勵人生的話,而是借助扎實的故事,讓情緒油然而生。
反觀《天堂旅行團》中的一切都太刻意了。
內容空洞,無病呻吟,金句輸出灌雞湯,都是老土的催淚公式,沒有細節鋪墊,脫離現實,感情失真,混亂且散,只曉得從頭到尾的說教,很難感染到人。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為了所謂的感動開始獻祭,朋友病逝,母親跳樓,小聚離去,以及冗長的說教臺詞,看不到溫暖治愈,只看到空中樓閣。
我是歷史學家,這就是史。
不能助長這種流水線垃圾還能賺錢的歪風邪氣,簡直糟蹋了楊恩又和彭昱暢的表演。
張嘉佳放過本來爛片就很多的中國電影吧,好嗎?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