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一類人,那就是怎么吃都吃不胖。對于有減肥需求的人來說,吃不胖的體質似乎很值得艷羨,但只有這些“瘦人”自己才清楚,不長肉未必是好事。
從體質角度來看,不長胖可能和基因序列組或者某些疾病有關,有人基礎代謝率偏高、消化能力好,那么體重上升就較為遲緩;而有些朋友則可能有甲亢或是糖尿病癥狀,因此會出現多食多飲、體重下降表現。但無論怎么說,體重過高或過輕都并非正常狀況,而若想要科學增重,或許可以依靠這4種健康食材,平日里不妨把它們加入食譜中。
1.煮雞蛋
眾所周知,蛋白質、脂肪還有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的三大供能物質,同時也是體重上升的主力軍。因此,想要科學增重,首先就應當保障這三類營養素的供給。雞蛋作為傳統的營養品,其含有的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都能很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根據測算,90%以上的雞蛋蛋白能夠被用作肌肉增長與細胞修復。
而且,雞蛋中還含有一定分量的卵磷脂與各種不飽和脂肪酸,這對血管健康有一定調理作用,體重過輕或是需要術后恢復的朋友,都可以適當多吃一些。
2.烘焙堅果
堅果類食材的脂質含量普遍偏高,但相較于單一的植物油、動物脂肪,堅果內的高密度脂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占比會更高,因此,對血管健康產生的危害也要更小。據我國膳食指南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應保證50g左右的堅果補充,需要增肥的朋友還可以適當添加。不過,為了留存食材的營養以及熱量總值,應盡量挑選烘烤的堅果品類,少吃油炸堅果。
3.大豆制品
大豆制品是自然界中蛋白質占比很高的食物之一,特別是大豆,不僅產量高、價格實惠,而且其大豆蛋白還能夠很好地被人體利用,是很優秀的營養補充劑。而且,大豆還是少有的能夠雙向調節雌激素、孕激素分泌狀況的食品,因此,對女性朋友來說十分友好。但大家平時在食用大豆制品時,不妨直接吃豆腐、喝豆漿,這樣會更有益于消化和代謝。
4.谷物
前面我們提到了蛋白質和脂質的補充食材,那么碳水化合物自然也不能落下。谷物以及面制品都是補充碳水的“能手”,不過,現如今,人們的物質條件提升很快,精米白面或許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B族群的需求了,所以在谷物的選擇上,粗糧、雜糧、全麥、蕎麥或許更值得一試。
總之,體重過輕可能會成為低血糖、低血壓等疾病的誘因,適當增肥或許才能為健康加分,平時里不妨根據國際通用的身高-體重指數來進行自查,確保身材勻稱、體重適宜。
【本圖文由“醫者榮耀”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