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烏會談破裂,美國直接暫停對烏軍事援助,要求烏克蘭展現出達成和平的誠意。正當澤連斯基著急地在歐洲拉盟友時,據今日俄羅斯RT報道,為抗議美國的舉動,立陶宛一家出版社決定下架美國副總統萬斯的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
該出版社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消息稱,下架將會一直持續到美國對烏克蘭的外交政策變化,還呼吁讀者支持烏克蘭作家,向烏克蘭捐款。
據美國彭博社分析,這凸顯出美國和北約盟友的裂痕加深。出版社這一舉動暴露的正是立陶宛在當下新國際環境中的不安。
立陶宛一直都是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者,還是最親美的歐洲國家之一。這源于其與俄羅斯的復雜關系。就地理位置而言,它與俄羅斯相當近。同時它與俄羅還有歷史遺留問題,對俄羅斯心懷忌憚,一向采取強硬態度。
當烏克蘭與俄羅斯開戰后,它立刻站在烏克蘭一邊,要求俄羅斯外交官離境,降低外交關系級別,限制經過立陶宛的俄羅斯貨物等等。
另一方面,立陶宛的立場一直都相當親美,在歐洲當著美國的馬前卒,其在安全和經濟上都高度依賴美國。許多人應該還記得,在2021年立陶宛就為“討好美國”,允許臺當局設立“代表處”。
立陶宛的小動作不斷,但這些并沒有給它帶來什么好處,反而是在自掘墳墓,還越挖越深。
自特朗普政府表現出對烏克蘭,乃至整個歐洲的不關心以來,整個歐洲都因安全問題在政治上陷入無序。作為與俄羅斯接壤,又多次向美國“表忠心”,甘愿當歐洲對抗俄羅斯第一線的立陶宛,此刻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立陶宛一向看著美國的風向辦事,仗著美國的支持對中俄多次挑釁。現在可好,美國不想再摻和烏克蘭戰爭,對歐洲盟友的態度也是一樣,立陶宛忽然就失去了可以抱的大腿。
若是烏克蘭真的失去援助而戰敗,俄羅斯的清算很可能就會落到它的頭上。于是立陶宛想要抗議,并在歐洲尋找支持。立陶宛前總理、現議會議長紹柳斯·斯克韋爾內利斯就表示,歐洲要確保自己的安全。
盡管歐洲官員們都精神緊繃,意識到美國真的可能“拋棄”他們,但是歐洲的團結和美國的援助一樣不可靠。就像馬克龍雖然表示會有向烏克蘭派出地面部隊的計劃,可就是不說究竟什么時候才會派出真正的部隊。
在世界局勢大變的今天,留給立陶宛的時間也不多了。不論俄烏是否能達成停戰,立陶宛因其曾經的所作所為,幾乎沒有選擇。可能烏克蘭的今天,就會是立陶宛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