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中國人的勤勞和拼命精神,如果說全世界第二,估計沒人敢稱第一。正是靠著這種精神,中國在改革開放后短短40多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
中國留給世界的印象就是價格便宜、勞動力低廉,在獲得世界工廠的美譽背后,則是無數工人拼命加班,勞動法成了擺設。
內卷仿佛融進了國人的DNA,似乎所有人只能跟著卷,才不至于被淘汰。
但這一切,在2025年,卻悄然發生了改變。
春節后開學,很多地方的高中開始推行雙休,讓很多家長頗不適應。盡管社會上意見不一,但推行中學雙休已經成了大勢所趨。相信用不了一年,全國實施所有學校強制雙休就會成為既定事實。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袁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積極化解一些行業供大于求的階段性矛盾。3月6日,兩會上首次把整治“內卷式”競爭寫進了政府報告。
近日,國內最大的無人機生產企業大疆宣布,從2月27日開始,開啟“不準加班”運動,強制員工晚上9點必須下班。
家電企業美的公司也發布規定,要求18:20不允許有人還在公司加班,同時還禁止了員工就餐后再返回工位繼續加班的現象。甚至一到下班時間,HR就開始挨著部門催促大家抓緊時間下班。
2019年4月,當馬云說出“996是福報”,引發輿論一片熱嘲冷諷,沒想到不到6年,形式就要發生逆轉了。
如果說學生雙休是教育部門力推下的國家意志,那么大廠紛紛開始反內卷,強制員工不得加班,背后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一、人工智能的發展,讓企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前必須靠加班才能完成的瑣碎工作,逐漸被機器替代,不靠加班來完成工作已經有了現實基礎。
二、國家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在逐步深化。員工加班的本身,就是違反《勞動法》。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這種違法行為被視而不見。但在經濟下行區間,大量人失業以及大量人長期加班之間的矛盾需要平衡。
三、拒絕加班就是拒絕員工摸魚,讓工作效率更高。減少了加班費的支出,實現了相同的工作目標,其實也是節本增效。
總體來說,目前社會上各種內卷已經迎來了改革的契機。
教育方面,隨著出生率的斷崖式下滑,10年以后,本科院校即便是保持現有規模不變,錄取率也將從現在的35%上升到70%左右。更多的教育機會讓周末雙休具有很大的現實性,教育焦慮的緩解讓內卷變得不再必要。
經濟方面,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以及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為打工人不再加班,實現每周40小時工作制提供了基礎。“中國智造”不能靠加班來實現,產業升級的背后讓低效加班成為歷史。
當然,反內卷還需要從國家層面出臺政策,對于國內行業惡性競爭的局面,完全可以參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對惡意傾銷,扎堆擴張的現象進行整頓。
另外,電商時代的到來,也需要對電商平臺做出約束。避免用各種算法加劇內卷,讓商戶有合理利潤,提高勞動價值,避免無底線內耗讓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可以預見,2025年必然會有一系列的反內卷具體政策出臺。盡管從目前來看,全面禁止加班還不太現實,但如果社會產生共識,大廠帶頭示范,假以時日,讓打工人擁有合理的作息時間是早晚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企業出現利潤下滑,員工收入下滑的現象,但從長遠來看,讓社會駛入正確的軌道,遠比一味的追求速度和成本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