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當各家車企還在為“智駕硬件是否值得投入”爭論不休時,零跑B10直接把激光雷達塞進了12萬級SUV里,仿佛在說:“別吵了,你們卷配置,我直接卷價格。這波操作像極了手機圈當年的“千元機配旗艦芯片”——技術下放的速度,比用戶換車的決心還快。
一、激光雷達:從炫技到“白菜化”
去年各家車企用激光雷達標榜高端身份時,今年的零跑B10反手把這一配置打成了“入門級頂配”?按網友的話說:“以前激光雷達是奢侈品,現在成了日用品。”但質疑聲也隨之而來:12萬的車配激光雷達,到底是真技術普惠,還是營銷噱頭?
?零跑顯然想用硬件碾壓對手,價格爭取市場份額。B10的激光雷達版支持,高速、城區高階智駕,而同級競品智駕還停留在基礎L2級別?。但我們更關心的是:這套系統在復雜路況下會不會像“新手司機”一樣手忙腳亂?畢竟,硬件可以堆,算法才是靈魂。
?這時候友商們可能正連夜開會。明天的熱搜會不會是,某車企內部人士吐槽:“零跑這是不講武德,逼著我們要么降價,這么加配置,我們怎么辦?”?而傳統車企更頭疼——它們的供應鏈成本,可沒有零跑全域自研的“鈔能力”?
二、雙旗艦芯片:性能過剩還是“未來proof”?
高通8295座艙芯片+8650智駕芯片,這套組合原本是30萬級車型的標配,如今卻被B10拿來當“起步配置”?。用數碼圈的話術形容:“買手機送車機”。
?14.6英寸2.5K屏配上AI語音大模型,確實能讓年輕人邊開車邊和車機“嘮嗑”。但中年用戶可能更困惑:“我就想聽個收音機,要這么多功能干嘛?”?這暴露了智能汽車的矛盾:科技感與實用性的平衡。
?零跑明顯在賭用戶愿意為超前硬件買單,但12萬預售價格的確有誘惑力!
三、價格戰背后的“自殺式”生存法則
B10預售10.98萬起,比同級某某某某車型還低2萬-3萬,這價格讓行業倒吸一口涼氣。零跑似乎深諳互聯網思維:先用低價搶市場,但后續怎么賺錢呢。要知道剛剛上市的廣汽豐田鉑智3X激光雷達版已經把價格拉到14萬區間。
成本玄學?,我們猜想一下,為啥零跑敢這么玩,難道是全域自研,或是CTC 2.0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還是自研電驅系統比外購便宜,那激光雷達,滿車的硬件不是錢嗎?但消費者只關心,誰便宜我買誰的理論。
?用戶博弈?,預售99元抵2000元的套路,像極了麥當勞“第二杯半價”。并且附加一大堆權益,例如:老車主換購在給4000現金優惠,這份誠意除了零跑,你還見過誰有呢?
4、用戶心理:要智駕還是要“沙發彩電”?
B10瞄準的年輕屬性市場,就是滿足你“既要又要”心理。510km-600km兩個續航版本,隨便挑。你要快充我標配,喜歡加速給你6.8秒,要空間我有87.4%得房率,擔心安全我把高強度鋼占比拉到79%,城區擁堵我給你配城區智駕司機,總之從賬面數據看,零跑B10要安全有安全,要性能有性能。還有一些設計來拿捏細節控:一鍵大床、副駕洞洞板拓展塢、后排抽紙盒、小桌板、K歌、一鍵直播等等。總之:就是從視覺到觸覺,讓你無法拒絕。
5、行業沖擊波:友商怎么接招?
合資受影響最小,因為本身產品差異非常明顯,無論是價格、配置、智駕體驗,都不存直接的競爭關系。新勢力?不受到影響,例如:小鵬MONA M03定位“心態年輕”,而蔚來、理想,品牌定位,受眾群體不同。最受影響莫過于傳統大廠,直接產生競爭關系只有比亞迪、吉利。這場混戰中,零跑B10像一條鯰魚,逼著所有人重新思考:“智能汽車的價格底線到底在哪?”
零跑B10預售,表面上賣的是車,實則在試探市場的底線:當激光雷達、雙旗艦芯片成為12萬級標配,用戶是愿意為“技術期貨”買單,還是更相信“夠用就好”?答案或許在4月交付時揭曉。但無論如何,這場由零跑點燃的“智駕引線”,已經讓2025年的車市變得更有看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