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過分追求“人設”。
人設是刻意打造出來的,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一個斬獲無數大獎的作家,私底下很可能品德并不好。
這個說起來又復雜了,可能跟他的原生家庭有關,跟他的個人志趣相關,乃至于跟他的工作經歷,所遇到的人,都有關系。
我感興趣的是這個人說了什么話,對我有哪些啟發,以及這個人的人格身上,有哪些是我欣賞的。
除此之外,如果他私底下是個“惡棍”,那也不在我的考慮之列。所以就有這么一句話,你喜歡吃這個雞蛋,不代表你需要去認識這只雞。
我不贊同馬方老師關于俄烏的觀點,但是他在其它方面的觀點,我還是很受益的。
因為一個人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你只能說出你認知范圍以內的話來,人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你不可能做到完美,不可能顛撲不破,不可能滴水不漏。
如果一個人從私德到公德,處處都是完美無瑕的,你不覺得這很可怕嗎,也很不真實。可交之人,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他敢于暴露自己的缺陷,同時這個毛病是可以被周圍的人忍受的。如果忍受不了,遠離就是了。十全十美可是要不得的。
我就很喜歡看奈保爾的書,但是他私底下是個惡棍,嫖妓、搞外遇、虐待情婦,我不會跟這樣的人成為朋友,但是并不妨礙我讀他的書。
同樣,愛麗絲門羅,在私德方面也是糟糕的離譜,對于被繼父性侵的女兒,竟然選擇了愛情,她在乎的只是丈夫對自己不忠了,這是讓她感到煩惱的地方。
如果從健康心智公民的角度,門羅這不是私德十分的敗壞嗎,連自己的女兒也不保護。
但是并不妨礙我讀門羅的書,她是一個“三觀不正”的女士,但是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作家,甚至在短篇小說領域,幾乎是女作家中最重要的一位。
寫了這么多,我想表達的是,我們既然提倡獨立人格,就應該給人格有足夠的容錯率。人是會犯錯的,但是評價一個人,還應該去看他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是的,我承認,盡管我很不理解馬方老師對于烏克蘭和川普的態度,但是我卻對馬方老師的思考方式有濃厚的興趣,看他的視頻,我經??梢詫W會很多不一樣的思維的視角。盡管他的一些想法跟我的可能是格格不入的。
但是思考有意思的地方不就是在這個地方嗎,我不需要讓馬方老師這樣的人來驗證我的想法是正確的,我只需要看到別人是怎么想的,最為緊要的是自己去思考,自己要有一個鮮明的態度,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希臘人早就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而真理卻是需要求索的,是見仁見智的,有時候還是反復變化的。
這不是在用相對主義的方式來給馬方老師辯護,支持烏克蘭是一個底線,這個我從未懷疑過。
而馬方老師最大的意義或許正是,啟發人們的獨立思考,直到有一天人們會發現,自己思考的結論跟馬方老師完全不一樣了。在這個時候,相顧一笑就是。這才是思考的原點,也是思考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