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太大,體重超重,國家出手了!2025全國兩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在當今社會,“瘦” 似乎成為了美的代名詞,各種減肥廣告、健身潮流不斷沖擊著我們的視野,身材焦慮如同陰影籠罩著許多人。但你知道嗎?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同朝代對于美的定義千差萬別,例如大家熟知的唐代“以胖為美”,而 “以瘦為美” 也曾在特定時期風靡一時。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探尋那些以瘦為美的朝代,看看古人眼中的 “瘦美” 究竟有著怎樣的獨特魅力。
一、 春秋戰國: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靈王對纖細的腰肢情有獨鐘。在他的宮廷之中,宮女們為了博得君王的青睞,紛紛節食減肥,不惜餓到身體虛弱甚至餓死。這種對細腰的極致追求,不僅在后宮蔓延,還逐漸影響到整個楚國的社會風氣。
大臣們為了在朝堂上獲得楚靈王的賞識,也開始注重自己的身材,束緊腰帶,節食減重。一時間,楚國上下以細腰為美,“楚王好細腰” 的故事成為了當時社會審美的生動寫照。
宮女
這一現象背后,反映的是封建君主的個人喜好對社會審美產生的巨大影響。在那個時代,君王的喜好就是時尚的風向標,民眾紛紛效仿,將細腰視為美的象征。
二、 漢朝:飛燕輕盈,引領瘦美風尚
到了漢朝,尤其是西漢時期,趙飛燕的出現將 “以瘦為美” 的審美推向了新的高度。趙飛燕身材纖細,體態輕盈,傳說她能在人的手掌上翩翩起舞,其婀娜多姿的舞姿和嬌小玲瓏的身材讓漢成帝為之傾倒。
趙飛燕
趙飛燕成為皇后之后,她的美貌和身材成為了宮廷內外競相模仿的對象。宮女們紛紛模仿她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更重要的是,努力追求她那纖細的身材。節食、運動成為了當時宮廷女子的日常必修課。
在民間,趙飛燕的形象也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傳播開來,影響了普通百姓的審美觀念。人們開始崇尚瘦美,認為只有身材纖細、體態輕盈的女子才是美的化身。
這一時期,“瘦美” 與宮廷文化緊密相連,通過宮廷的影響力向民間擴散,成為了社會主流審美之一。
三、 魏晉南北朝:清瘦之美,彰顯精神氣質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但文化藝術卻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在這個時期,審美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瘦為美” 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人們不再僅僅追求身體上的纖細,更注重通過清瘦的形象來展現一種超凡脫俗、飄逸空靈的精神氣質。在繪畫、雕塑等藝術作品中,人物形象大多清瘦修長,身姿挺拔,面部輪廓清秀。這種審美觀念的形成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思想文化密切相關。
魏晉古風美女
魏晉時期,玄學盛行,人們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脫,對現實世界的物質享受相對看淡。清瘦的形象被認為更能體現出文人雅士們超脫塵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氣質。
同時,佛教文化的廣泛傳播也對審美產生了影響。佛教造像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面容清瘦、神情莊重,這種形象逐漸滲透到社會審美之中,使得清瘦之美成為了一種時尚。
回顧歷史上這些以瘦為美的朝代,我們不禁會發現,每個時代的審美標準都是特定歷史文化背景的產物。
歷史告訴我們,美是多元的,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美。無論是胖是瘦,只要健康自信,都能展現出屬于自己的美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