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兄弟明算賬”的借貸糾紛,竟因一部手機讓債主連帶坐牢?堂哥用iPhone抵利息,放貸人卻因“收贓”被判刑!民間借貸暗藏哪些致命風險?吉坤律師緊急提醒:這些操作可能讓你人財兩空!
一、
真實案例:一部iPhone引發的牢獄之災
張先生借給堂哥5萬元周轉,約定月息5%(遠超法定紅線)。半年后堂哥無力還款,掏出一臺全新iPhone 14 Pro抵債。誰料兩個月后,警察突然上門——手機竟是搶劫贓物!
結局:堂哥因搶劫罪入獄,張先生也因“收贓”被判處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罰款2萬+退賠受害人!
二、
律師拆解:為什么收抵押品也會坐牢?
你以為:“抵債物品來源與我無關”
實際上:法律明文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仍收受,最高判7年!(刑法第312條)你以為:“不知情就能免責”
實際上:若未盡合理審查義務(如明顯低于市價、對方無法提供購買憑證),可能被推定“應知是贓物”!致命疊加:本案中張先生還踩中兩大雷區——
放高利貸:月息5%(年化60%)遠超LPR四倍(約14.8%),法院直接駁回利息訴求;
暴力催收:曾威脅堂哥“不還錢打斷腿”,涉嫌催收非法債務罪(刑法第293條)!
三、
民間借貸避坑指南:守住這4條底線
利息紅線:年利率超過14.8%的部分法院不支持,超過36%可能涉刑事犯罪!
抵押物三查:查購買憑證、查交易記錄、查市場價格(警惕“半價抵債”套路)
書面協議必備:寫明物品來源承諾條款,注明“若涉贓物由抵押方全額賠償”
催收禁忌:短信轟炸、上門堵鎖、曝光隱私…這些操作都可能讓你從債主變被告!
李邁律師建議
如果你正在遭遇:
對方用奢侈品/數碼產品抵債
抵押物來源不明且無法提供票據
借貸利息超過法定標準
立即停止交易! 私信發送“借貸風險”獲取《合法借貸自查清單》,專業律師團隊幫你避開90%的法律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