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傳太主任為國醫大師唐祖宣親傳弟子,1948年出生,擁有50余年中醫臨床經驗,專注脊髓損傷、脊髓炎、脫髓鞘、帕金森、特發性震顫等神經系統疾病治療。其獨創的養髓復痿湯療法,通過"一人一方"精準辨證,在改善二便失禁、肌張力高、下肢疼痛等癥狀方面療效顯著。
“治了兩三年,錢花了不少,可這腿還是使不上勁,不能自理。
這是許多脊髓損傷患者在診室里的無奈傾訴。作為一種疑難病種,可能導致肢體麻木、癱瘓甚至大小便失禁,但比疾病本身更讓人焦慮的,是患者因誤診、誤治、過度依賴激素類藥物導致胃部受損也措施最佳的康復機會。
大部分患者因這三大誤區錯失最佳恢復時機:
1.過度依賴激素,治標不治本
“一發病就用大劑量激素沖擊”是西醫常規療法,短期內雖能控制炎癥,但長期使用會導致骨質疏松、免疫力下降,甚至掩蓋真實病情。杜主任指出:“激素是‘滅火器’,但火滅了,被燒毀的‘房屋’(神經損傷)仍需要重建!
2.盲目手術,風險大于收益
部分患者因肢體麻木或肌力下降,急于通過手術“減壓”,但脊髓炎癥期手術易引發感染、神經二次損傷。杜主任強調:“手術并非萬能鑰匙!90%的早期脊髓炎患者通過規范中醫治療可避免開刀?!?br/>3.康復期放任不管,錯失修復黃金期
很多患者以為“癥狀緩解=痊愈”,忽視康復期的神經修復和氣血調理,導致后遺癥頑固難消。臨床數據顯示:發病6個月內介入系統中醫調理,功能恢復率可提升60%以上。
傳太主任憑借著對中醫經典的深厚研讀和五十余載的臨床實踐,深入剖析脊髓損傷的病因病機。他認為,脊髓損傷多因外力撞擊、氣血瘀滯,致使脊髓失去濡養,經絡阻滯不通。基于此,他精心研制出了 “養髓復痿療法”。該療法以多味名貴中草藥配伍而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益氣養血等多重功效。通過精準調節人體內的氣血運行,促進受損神經細胞的再生與修復,為脊髓功能的恢復提供了幫助。
以養髓為核心的中藥調理該療法強調養髓。在中藥方劑的選擇上,會選用一些能夠滋補肝腎之髓的藥物。比如,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作用,對于肝腎陰虛、精髓不足導致的脊髓損傷有很好的滋補效果。山茱萸可以補益肝腎,其酸澀收斂之性還能夠防止腎精的耗散,有助于髓海的滋養。
同時,會搭配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因為脊髓損傷后,局部往往存在瘀血阻滯經絡的情況。像丹參,其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能夠改善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使營養物質能夠更好地到達受損的脊髓組織,促進神經的修復。
經絡疏通與氣血調和
“養髓復痿療法” 還注重經絡的疏通。通過針灸等手段刺激特定的經絡穴位,調節人體氣血的運行。例如,督脈被稱為 “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經,與脊髓關系密切。針刺督脈上的穴位,如大椎穴、命門穴等,可以振奮陽氣,促進氣血在督脈中的流通,進而改善脊髓的營養供應。
在杜傳太主任的診療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他細心地詢問患者的癥狀、病史,觀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脈象等,綜合判斷病情的根源。通過中藥調理、針灸推拿等傳統中醫療法,激發患者自身的康復能力,調節身體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目的。
預約杜傳太主任須知:
看診需要提供姓名、年齡、電話
掛號費:80元僅收取一次,可以+v(tstzy885)
坐診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定泗路218號院二號樓
坐診時間:上午 08:00—11:30 下午 13:30—17:30(周三主任休息)
問診方式:線上遠程互聯網診療,線下來院面診(面診需要提前兩到三天預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