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長的“不尋求開戰但為戰爭準備”狂言,遭外交部“三不要”回懟:
不要用霸權邏輯來解讀中國,不要用冷戰的老眼光來看待如今的中美關系,更不要打著戰略競爭的旗號來遏制中國的發展。
與此同時,盧卡申科,這位白俄羅斯領導人,也站出來說了兩句大實話,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第一句:他提醒特朗普政府,停止無休止地攻擊中國。
盧卡申科強調,他已經關注中國30年,深知美國無法阻擋中國的崛起,若持續進行無理的攻擊,只會招致中國有力的回擊。
事實上,中國的崛起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任何試圖通過遏制來阻止這一進程的努力都將是徒勞的。
特朗普上臺后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舉措,不僅未能如愿以償,反而導致了美國自身的利益受損,比如美國農民因此叫苦連天。
盧卡申科的這番話,不僅是對特朗普政府的忠告,更是對國際社會的一個提醒: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任何試圖通過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來維護自身利益的做法,最終都會傷及自身。
再來看盧卡申科的第二句話,關于中俄美三國的關系。
他提到,俄羅斯可能“背棄”中國,但絕不是現在!
當被問及俄羅斯是否可能放棄中國,轉向美國時,他的回答很微妙。
他表示,雖然未來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但在當前階段,俄羅斯不會對外交政策進行重大調整。
盧卡申科在采訪中表示,俄羅斯目前不會對外交政策進行大的調整,這實際上是在給美國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不要指望俄羅斯會輕易放棄與中國的緊密合作關系。
畢竟中俄之間的合作,不僅僅是基于短期的利益考量,更是建立在長期的共同利益和戰略互信的基礎之上。
這種關系的穩定性,不是外部力量能夠輕易撼動的。
而且,盧卡申科還特別提到了俄羅斯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由于西方的制裁,俄羅斯越來越需要將目光投向亞洲,尤其是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這種經濟上的緊密聯系,無疑會進一步增強中俄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
不可否認,特朗普近期的外交策略似乎在對俄羅斯拋出橄欖枝,意圖緩和長期緊張的美俄關系。
這種“拉攏”戰術,表面上看似友好,實則隱藏著美國的深層戰略考量。
美國顯然希望盡快結束俄烏之間的沖突,這樣不僅能穩定歐洲局勢,還能為美國自身贏得一個戰略上的緩沖空間。
畢竟,面對中俄日益緊密的合作,美國顯然不希望自己陷入兩面受敵的境地。
但話說回來,美國的這種“拉攏”并非毫無代價。盡管特朗普可能愿意放松對俄羅斯的某些制裁,但在短期內完全解除這些制裁措施仍是不現實的。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任期有限,四年后是否還能維持這樣的“蜜月期”,誰也說不好。
一旦美國國內問題解決,很可能就會調轉槍口,再次將俄羅斯視為戰略競爭對手。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一次采訪中的表態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特意提及了中俄關系,并強調短期內這種關系不會發生變化。這是為何呢?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盧卡申科的這番話。
首先,白俄羅斯與俄羅斯是傳統盟友,同時近年來也加強了與中國的合作。中俄關系的穩定對白俄羅斯來說意義重大。
如果俄羅斯的外交政策發生轉向,向西方靠攏,白俄羅斯將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
盧卡申科的表態,無疑是在向國內民眾傳達一個穩定的信息,即中俄關系依然穩固,無需過分驚慌。
其次,盧卡申科通過強調中俄關系的穩定性,實際上也在向普京表示忠誠。白俄羅斯在國防安全和經濟發展上都高度依賴俄羅斯的支持。
盧卡申科的這種表態,更像是在向普京保證,白俄羅斯不會輕易改變立場,加入其他陣營。
盧卡申科的這番話,實際上也道出了當前中美俄三個大國之間的微妙關系。中國一貫主張和平發展,不愿意與他國關系惡化,更不希望發生戰爭。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會面對他國的挑釁而無動于衷。
面對美國的霸權行為,中國已經做出了相應的反制措施,并明確表示,如果美國執意挑起貿易戰或其他形式的對抗,中國將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