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雨水夾雜著刺骨的寒風,像是要將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生機都凍結。
須藤次郎
泥濘的道路上,散落著中國守軍的尸體,有的倒在田野里,有的橫臥在水溝中,還有的蜷縮在戰壕里,仿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試圖尋找一絲庇護。
空氣中彌漫著硝煙和血腥的氣息,戰爭的殘酷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須藤次郎是日軍第13師團步兵第7聯隊的一名小隊長。他從上海的孟家宅登陸,一路向西進攻,沿途目睹了無數中國守軍的尸體。這些尸體大多衣衫襤褸,面容扭曲,顯然是在激烈的戰斗中倒下的。
須藤次郎對這些尸體早已麻木,戰爭讓他學會了冷漠,學會了將生命視為草芥。然而,當他跟隨小隊攻占南京城外劉家行的一處陣地時,一具特殊的尸體卻讓他和同伴們停下了腳步。
那是一具女兵的尸體。
她仰面躺在泥濘中,雨水沖刷著她的身體,卻無法洗去她臉上的蒼白。她的年紀大約十八九歲,皮膚白皙,五官精致,頭發黑而秀直,即便在死亡的狀態下,依然能看出她生前的美麗。
她的手指細長而白皙,緊緊握著一把打光了子彈的手槍,仿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抵抗。她的腹部有一處致命的槍傷,子彈從小腹射入,從肋骨處穿出,鮮血早已流干,染紅了周圍的泥水。
須藤小隊的日本兵們圍在這具女兵的尸體旁,低聲議論著。有人感嘆道:“要是沒有殺死她多好,從上海到南京,一路上雖然也抓過不少女人,可是像這樣漂亮的女人還沒有‘嘗’過。”
另一個人附和道:“她應該是軍中高級的文職人員,出身于富裕家庭,是大家閨秀的女兒。”須藤次郎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具女兵的尸體。
須藤次郎的心中并沒有太多的憐憫,更多的是遺憾。遺憾這樣一個美麗的女人就這樣死在了戰場上,遺憾自己沒能在她活著的時候“享用”她。戰爭讓他變得冷酷,也讓他變得貪婪。
就在這時,前方傳來了急行軍的命令。須藤小隊不得不立刻向前奔進。突然,有幾名心有不甘的日本兵折斷了路邊的竹枝,挑起女兵的軍服,用竹枝污辱了她的身體。
日本兵的動作粗暴而野蠻,仿佛在發泄某種扭曲的欲望。臨走時,他們將竹枝插在了女兵的尸體旁,仿佛在宣告他們的“勝利”。
須藤次郎看著這一切,心中并沒有太多的波瀾。他知道,這種行為是違反紀律的,也是違反人道的。但在當時的混亂情況下,沒有必要去管這種事情。戰爭讓一切都變得無序,也讓一切都變得瘋狂。
小隊繼續向前推進,南京城已經近在眼前。須藤次郎知道,在那里,將有更殘忍的暴行等待著他和他的同伴們。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即將成為人間地獄。
然而,那具女兵的尸體卻始終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她的美麗,她的堅韌,她的死亡,仿佛成了這場戰爭的一個縮影。
須藤次郎無法理解,為什么這樣一個年輕而美麗的女人會選擇拿起武器,走上戰場。她本可以過著安逸的生活,享受家庭的溫暖,但她卻選擇了與男人們并肩作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雨依舊在下,泥濘的道路上,須藤次郎的腳步變得沉重。他的心中突然涌起一絲莫名的情緒,那是一種他從未有過的感覺。或許是愧疚,或許是恐懼,又或許是對戰爭的厭倦。他不知道,也不愿意去深究。
南京城越來越近,槍炮聲也越來越密集。須藤次郎知道,等待他的將是一場更加殘酷的戰斗。他握緊了手中的步槍,試圖將心中的那絲情緒壓下去。戰爭不允許他有任何軟弱,他必須繼續前進,繼續殺戮……
以上內容出自日軍第13師團步兵第7聯隊須藤次郎的《陣中日記》,他用日記寫下了這段親身經歷的往事,用珍貴的檔案資料記錄了日軍在南京城外的禽獸暴行。
歷史是一面鏡子,讓人們看到過往的一切,讓人們看到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泯滅。和平永遠是人類的主題,但愿戰爭永遠不再發生,但愿女人和孩子永遠不再受苦。
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信念,雖然這種信念很難被人們遵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