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的重要時間節點,醫療衛生領域的改革動態備受矚目。
3月7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提及公立醫院改革時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于深化醫改和公立醫院的改革明確了具體方法,“公立醫院的改革要狠抓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他進一步指出,公立醫院編制要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要有升有降,在薪酬制度改革方面,一二三級醫療機構之間的工資水平不應該繼續拉大。在同一個醫院當中,不同科室之間的收入也應該進行適當調整,“這不是吃大鍋飯,主要是為了使各個專業能夠均衡發展。”雷海潮說。
緊接著,3月9日下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雷海潮主任再次聚焦衛生健康領域,針對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慢性病防控以及醫療衛生強基工程等民眾關切的核心議題,作出了詳盡且務實的回應,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諸多問題提供了解題思路與方向。
圖源:中國衛生雜志公眾號
2024年中國居民預期壽命達79歲
雷海潮介紹,根據最新統計快報結果顯示,2024年中國居民的預期壽命已達79歲,比2023年提高了0.4歲,提前實現了“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目標要求。同時,2024年的人均預期壽命比2019年提高了1.7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各省份之間的健康水平差距在逐步縮小,說明健康公平性得到改善。
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城鄉融合戰略,都在衛生健康領域見到積極成效。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海南8個省份的人均預期壽命超過了80歲。未來,中國居民預期壽命提高的潛力仍然明顯,仍然可望可期。在健康水平改善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老百姓追求健康改善的愿望越來越強,我們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將醫療衛生強基工程細化實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出,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對醫療衛生強基工程進行深入謀劃,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有關要求。
雷海潮表示,基層到底能力強不強?這是一個相對的問題。基層主要是解決居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總體上來看,基層水平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不能用評價專科醫院的眼光來評價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因為各自功能定位不一樣。醫療衛生機構根據功能不同被劃分一級、二級和三級,并非針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相對健全,現有超過60萬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老百姓提供日常的預防、保健、康復以及醫療服務,超過500萬名基層醫務人員工作在基層一線,這使得老百姓看病就診能夠在家門口解決問題。
各級黨委政府順應人民群眾需求,大力發展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2024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醫保局一起推動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的報銷定點范圍。據統計,現在90%以上的村衛生室已經納入醫保報銷定點范圍,極大方便了老百姓看病、就診和費用支付。另外,財政部從中央財政支持地方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角度,近兩年投入了近9億元,為中西部地區更新升級鄉鎮衛生院的醫用設備。
雷海潮表示,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方面主要從基層、基礎和基本三個方面進行謀劃。具體來說,通過強基層、固基礎、保基本,將醫療衛生強基工程進行細化和實化。
在強基層方面,要進一步推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90%以上縣域達到緊密型標準,到2027年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基本實現全覆蓋。
在固基礎方面,要進一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三級醫院要幫扶二級醫院,二級醫院要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鄉鎮一級,要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人員,由上級醫院派駐,為居民提供長期、有質量保障的醫療服務。要進一步加強基層信息化建設,應用人工智能輔助技術,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和水平。另外,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督促指導各地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備設施水平,優化改善看病就診的條件。
在保基本服務方面,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升后,要在優化服務內容、提升服務頻次、保障服務質量方面進一步改善。
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重在填補空白
據統計,全國有8000多所綜合醫院都可以提供兒科的門診或者住院醫療服務,98%的縣醫院已設置了兒科。在精神衛生服務方面,現在有3000所左右的綜合醫院,都可以提供精神衛生方面的診斷、治療、康復服務。
雷海潮表示,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在發展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方面,還需持續用力,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予以加強。
一要健全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體系
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作為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為民服務辦實事的八項工作之一,今年要針對還沒有設置兒科的醫院,尤其是縣醫院填補服務空白。在精神衛生服務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的目標是到今年年底,每個地市都能設置心理門診或者睡眠門診,在原來的基礎上補齊服務的個別空白點。推動全國所有省區市統一使用“12356”心理服務援助熱線,提供精神衛生服務。此外,要大力開展精神疾病預防、保健、康復方面的健康知識宣傳。舉辦不少于5000場次的國家和省市級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進一步做好精神衛生科普宣傳方面的工作。
二要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作出努力
當前,兒科和精神科醫生的培養周期長,工作勞動強度較大,但收入待遇并不算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師隊伍的持續發展。“我們將和人社部等有關部門共同配合,優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的改革。”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會上表示:我們要通過優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等方式,來補足醫院的兒科、精神科、急診急救、中醫、感染、病理等短板弱項專業的發展,壯大和改善醫務服務隊伍,做好人才隊伍建設。
三要進一步提升能力
兒科和精神衛生領域的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的數量還應該適當擴增,從而加強對全國服務方面的統一培訓和引導規劃。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會同財政部進一步加強兒科和精神科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此外,精神衛生服務需要多部門共同努力,全社會共同參與關心,為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受到心理情緒問題困擾的朋友們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讓大家生活得更美好、更健康、更有質量。
醫客說
國家衛健委主任:將會同有關部門共同配合,優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華醫網、中國衛生雜志、國家衛健委、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