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運輸走廊建設中,中亞國家特別關注南部過境通道,伊朗和阿富汗在該領域具有顯著優(yōu)勢。這兩個國家為地理封閉的中亞地區(qū)提供了通往開放海域的通道。
烏茲別克斯坦管理發(fā)展大學高級研究員、非政府科研機構"Bilim karvoni"分析師納爾吉扎·烏馬洛娃認為,烏克蘭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亞國家獲得了多元化貿易流向的機會,這降低了它們對俄羅斯過境運輸的依賴。
得益于當前地緣政治形勢,該地區(qū)正逐步恢復其作為連接東西方、溝通南北方的陸路交通物流樞紐的歷史地位。
在中亞國家發(fā)展國際運輸走廊的進程中,伊朗和阿富汗主導的南部通道備受關注。這兩國為內陸型中亞打開了通向海洋的窗口。
如果說伊朗長期扮演區(qū)域"出海口"角色,那么阿富汗則剛剛起步——塔利班政府通過與鄰國合作推進重大交通項目,展現出積極姿態(tài)。
塔利班掌權后,幾乎重啟了所有曾提出的區(qū)域及跨區(qū)域交通項目:加速建設喀布爾走廊(鐵爾梅茲-馬扎里沙里夫-喀布爾-白沙瓦鐵路),推進哈夫-赫拉特、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和赫拉特-坎大哈鐵路建設,并就開通青金石走廊展開密集談判。
部分項目正被外部力量根據自身利益重新詮釋,催生出新的宏大構想。例如土庫曼斯坦與阿富汗就建設托爾貢迪-赫拉特-坎大哈-斯平布爾達克鐵路達成協(xié)議,該線路將延伸至巴基斯坦海港,隨后又邀請哈薩克斯坦參與——考慮到哈阿貿易額巨大,且毗鄰中俄兩大歐亞貨運中心。
新線路實際上為烏茲別克斯坦力推的跨阿富汗鐵路至白沙瓦段提供了替代方案,同時實現了塔利班連接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和坎大哈三大城市的鐵路網計劃。
土阿鐵路聯通還將推動2012年在土耳其、阿塞拜疆支持下啟動的青金石走廊發(fā)展。中亞國家積極參與跨阿富汗交通建設,有利于充分釋放區(qū)域過境潛力,帶來可觀經濟和政治收益。但另一方面,各國在新運輸倡議中可能陷入競爭,或引發(fā)外部勢力對抗。
宏大規(guī)劃進行時
2024年7月,阿什哈巴德與阿斯塔納(現稱努爾蘇丹)商定共同推進托爾貢迪-赫拉特-坎大哈-斯平布爾達克跨阿富汗鐵路走廊。隨后土阿雙方在喀布爾舉行會談,土庫曼斯坦鐵路公司表示愿出資建設托爾貢迪至赫拉特段鐵路。2024年9月11日,首段22公里托爾貢迪-薩諾巴爾鐵路正式動工。
托爾貢迪-赫拉特貿易走廊可沿三個方向延伸:通向巴基斯坦邊境、伊朗邊境及里海沿岸。后者契合復興古代青金石走廊的構想——該走廊將連接赫拉特與阿什哈巴德,延伸至里海土庫曼巴希港,經巴庫國際港、格魯吉亞抵達安卡拉和伊斯坦布爾。這一布局可使阿富汗建立直達歐洲的快速通道,同時降低對伊朗、巴基斯坦及烏茲別克斯坦的過境依賴。
就托爾貢迪-赫拉特-坎大哈-斯平布爾達克鐵路而言,其建成不僅是阿富汗的戰(zhàn)略勝利,也將惠及周邊多個國家。雖然土庫曼至巴基斯坦926公里的路線長于647公里的喀布爾走廊,但其坎大哈支線可轉向伊朗,賦予這條運輸動脈重要優(yōu)勢。不過目前土哈兩國尚未明確提及伊朗支線。
據官方聲明,兩國主要目標是進入巴基斯坦市場,進而通過海路連接印度(盡管印巴關系緊張使該設想可行性存疑)和波斯灣國家。值得注意的是,哈土兩國自2014年起已開通對伊朗鐵路運輸。
伊朗自身也樂于新增與阿富汗及中亞的聯通渠道,除即將完工的哈夫-赫拉特鐵路外,還計劃建設其他線路。與印度合作方面,雙方長期致力于開辟繞開巴基斯坦的運輸通道:2016年印度開始開發(fā)伊朗恰巴哈爾深水港,隨后開通阿-伊-印貿易走廊。2020年伊朗啟動628公里恰巴哈爾-扎黑丹鐵路建設,計劃延伸至阿富汗扎蘭季,再通往迪拉拉姆和坎大哈。
印度繞行戰(zhàn)略與伊朗雄心
2023年春,塔利班公布全長1468公里的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坎大哈鐵路計劃。該項目被視為莫斯科至新德里的最短路線,核心是滿足印度繞開巴基斯坦聯通中亞的需求。
要實現印度通道與中亞對接,需先將扎蘭季-坎大哈鐵路與811公里赫拉特-坎大哈鐵路(跨阿富汗鐵路二期)銜接,再延伸至土庫曼斯坦(建設托爾貢迪-赫拉特線)或烏茲別克斯坦(建設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線)。
表面看印度在阿交通建設中居主導地位,實則伊朗保持獨立立場。對德黑蘭而言,阿富汗過境不僅關乎中亞聯通,更是快速連接主要貿易伙伴中國的關鍵。伊朗計劃將哈夫-赫拉特鐵路延伸至中-巴-阿-塔四國交界的瓦罕走廊,通過與塔利班規(guī)劃的赫拉特-馬扎里沙里夫鐵路對接,重現古代絲路輝煌。
2023年9月,阿富汗啟動瓦罕走廊50公里礫石路面鋪設工程;2024年8月宣布完成前期工作,正尋求中國資金支持。但中國對開放中阿邊境持謹慎態(tài)度,主要擔憂阿富汗境內的東突恐怖勢力。盡管如此,瓦罕走廊對縮短中-阿-巴-塔距離意義重大,其貫通將改變中亞過境格局,增強塔吉克斯坦樞紐地位,但可能削弱哈、烏、土三國的競爭優(yōu)勢。
中亞國家的戰(zhàn)略考量
塔利班積極拓展阿富汗過境能力,與中亞國家優(yōu)先發(fā)展南部通道的戰(zhàn)略形成共振。除塔吉克斯坦外,中亞"五國"正加速推進與阿合作:烏茲別克斯坦重點建設鐵爾梅茲-喀布爾-白沙瓦鐵路;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推出通往巴基斯坦港口的跨阿富汗走廊新方案。
競爭雖不可避免,但將產生雙重效應:一方面多線路競爭有助于降低運費,提升項目收益;另一方面俄羅斯視之為拓展"南北走廊"至巴基斯坦的良機。俄羅斯參與土、烏主導的兩條鐵路建設,將使兩國分流部分北南向貨運量,加劇運輸主導權爭奪。
伊朗的介入使局面更復雜——除推進哈夫-赫拉特鐵路外,還計劃通過尼姆魯茲省開辟新通道。作為"南北走廊"關鍵節(jié)點,伊朗既能承接俄印海運貨物,也可能在俄巴陸路運輸中替代阿富汗通道,這對烏茲別克斯坦的喀布爾走廊構成威脅。
瓦罕走廊建設帶來的變數同樣值得關注。該線路若貫通,中阿直連將削弱中亞國家的過境價值。為此,中亞各國需協(xié)調立場,在南部通道開發(fā)中形成合力,兼顧各方利益,方能實現區(qū)域經濟共贏。
您的點贊、支持、關注和轉發(fā)是我們持續(xù)更新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