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個關注 我們經常見
Guinness World Records
前不久(3月2日),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如約在美國洛杉磯杜比影院拉開帷幕。
可以說發展至今,除了了解奧斯卡上什么電影獲得了什么獎之外,人們已經將這場最具盛名的典禮當做了一部充滿傳奇的連續劇。今天,紀錄君與您一起嘮嘮那些絕對標志性的奧斯卡紀錄以及幕后的一些趣聞軼事。
上世紀三十年代,年輕的沃爾特·迪士尼(Walt Disney)連續八年斬獲“最佳動畫短片獎”,創下同一獎項最長連冠紀錄,該獎項設立首年(1932年)即由迪士尼開啟霸榜。
從1932年首次亮相那刻起,沃爾特·迪士尼就像打開了魔法寶盒,一路狂飆到1969年,保持著一生中贏得奧斯卡獎最多的紀錄,他以26比11將藝術總監塞德里克·吉本斯(Cedric Gibbons)甩出整整一條街,他的獎項包括動畫短片、紀錄短片、真人短片等,另外還包含4項榮譽獎。
沃爾特·迪斯尼 (Walt Disney) 舉著他的第一個奧斯卡獎
說到打破常規的勇氣,1948年的《哈姆雷特》中,導演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er)不僅自己上陣當演員,還親自掌刀導演和改編,成為首位自導自演獲獎者。這一舉動,在當時可以說聞所未聞,驚得全場瞠目結舌,既沖破了傳統,也給后來的電影人樹立了標桿。
當然,奧斯卡的歷史上也不乏戲劇性的平局。
1969年的那個夜晚,凱瑟琳·赫本(Katherine Hepburn)和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竟然同時摘得最佳女主角。她們的作品分別是歷史劇《冬獅》、音樂傳記片《妙女郎》。
類似的平局在奧斯卡的歷史上總共出現過六次,每一次都像一場精心布置的懸疑戲碼,讓人既意外又興奮。
最近一次為2012年的《007:大破天幕殺機》與《獵殺本·拉登》共享“最佳音效剪輯”。
提到獲獎電影,又怎能不提那幾部單部電影獲獎數最多的經典作品?
《賓虛》(1959)12項提名通過11項,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刷新當時技術類獎項紀錄。
《泰坦尼克號》(1997)14項提名通過11項,包括藝術指導、視覺效果等。
《指環王:王者歸來》(2003)11項提名全部通過,這在奧斯卡史上獨一份,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劇本改編等。
說到這里,做為影迷的你可能會發現,在這個光彩奪目的舞臺上,恐怖片的身影卻少得可憐。
是的,歷史上僅有57部恐怖片曾獲提名,占比不足1.1%。唯一獲最佳影片的恐怖片是1991年的《沉默的羔羊》。
而今年作為恐怖片站上領獎舞臺的是《某種物質》,摘得了“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獎。
《沉默的羔羊》
家族傳承在奧斯卡頒獎史上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赫斯頓家族堪稱一個傳奇。1948年,沃爾特·赫斯頓(Walter Huston)憑借《馬德雷山脈的寶藏》拿下最佳男配角;緊接著,他的兒子約翰·赫斯頓(John Huston)憑同一作品獲得最佳導演;到了1985年,約翰的女兒安吉莉卡·赫斯頓(Anjelica Huston)又在《普里茲家族的榮譽》中摘得最佳女配角。三代同堂、輪番登臺,這樣的故事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好萊塢版的“家族企業”?
嘮了這么久奧斯卡獎項,紀錄君再跟您嘮嘮頒獎典禮上的花樣層出的獲獎感言吧!
不得不說近年來奧斯卡上的獲獎感言越來越戲劇化,以前的獲獎者通常簡單幾句話了事,現如今,臺上獲獎者話匣子似乎被徹底打開——從四五十年代的短短幾十個字,到2010年平均近300字的深情告白,迫使組委會強制45秒時長限制,但仍有個別獲獎者選擇“超時發揮”。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好萊塢制片人約翰·蘭道(John Landau)在66秒內致謝了54個名字,而他的搭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竟然一句“謝謝”都沒來得及說出口。相比之下,兩人的從容與緊張、熱情與沉默,真讓人啼笑皆非。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在獲獎致辭中,感謝的對象總是層出不窮——親人、朋友、導師,甚至還有不少獲獎者特別提到了上帝。據統計,有4.3%的人在感言中特別感謝了上帝。
不過,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可能比上帝都厲害——有6.7%的人在感言中感謝了他。
正如紀錄片制片人希拉·內文斯(Sheila Nevins)所說:“上帝不能給他們下一份工作——史蒂文卻可以。”
2000年,彼得·杰克遜(Peter Jackson)超越了斯皮爾伯格,因為有9%的人在獲獎致辭中被提到了彼得!
上文提到的希拉·內文斯,也是一位傳奇人物,作為HBO紀錄片的靈魂人物,她制作了一千多部紀錄片,參與了超過26個獲獎項目,成了奧斯卡幕后真正的女王。
她曾感慨:“被感謝是件好事,而當你沒有得到感謝時,也是真的很傷心。”
最后,還有個小插曲總讓人忍俊不禁。
盡管奧斯卡的感謝名單幾乎無所不包,但相較于“感謝上帝”來說,至今還沒人在頒獎臺上大聲喊出“感謝魔鬼”。
最接近這句話的是2014年榮譽獎得主莫琳·奧哈拉(Maureen O'Hara),她俏皮地稱導演約翰·福特(John Ford)為“那個老魔鬼”。這句玩笑,讓那個儀式感滿滿的夜晚平添了一絲輕松的色彩。
約翰·福特(John Ford)
明年當您坐在屏幕前,看著紅毯上熠熠生輝的笑臉和閃閃發光的獎杯時,不妨回想這些充滿懸念、沖突和溫情的幕后故事——畢竟,電影的魅力,遠不止于銀幕上的光影。
以紀錄的視角
發現你的世界
吉尼斯世界紀錄
點一個在看,這些獲獎影片您看過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