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肉桂,大多數人可能會將它與鹵肉的香味聯系在一起。確實,肉桂是人類最古老的香料之一,從古至今有著廣泛的應用。古埃及用肉桂制造香水、祭神、保存木乃伊;歐洲人為了突出菜肴的高貴,會添加肉桂提高身價;中國人喜歡肉桂的溫暖,用它來做各種鹵菜燒肉,和八角花椒香葉一起,構成一鍋溫暖濃郁的鹵汁。
然而實際上,提香只是肉桂的用途之一,它在傳統中醫和現代醫學領域都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1)醫圣張仲景最愛的補陽藥
張仲景是為數不多的把溫陽補陽發揮到極致的醫家,其所著《傷寒論》對后代醫學有著重大貢獻,仔細研究會發現無論是在散寒、活血還是祛濕中,張仲景都鐘愛使用桂枝這味補陽藥。因為在宋朝之前,并沒有明確劃分出桂枝和肉桂這兩個名詞,統稱為桂枝,而且張仲景在方子里也寫到了使用時去其外皮,而桂枝是嫩枝,使用時并不去皮,所以《傷寒論》中的桂枝基本等同于現代用的肉桂。
2)增強學習能力和記憶力
發表在《營養神經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肉桂在預防和減少記憶或學習障礙方面具有潛在價值。論文中提到,體內研究表明,使用肉桂或其成分,如丁香酚、肉桂醛和肉桂酸,對認知功能有積極影響。臨床研究也表明,青少年攝入肉桂可改善記憶功能,減少焦慮。
(3)減輕心血管疾病風險
核心期刊《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發表的一篇論文稱,肉桂提取物在試管內或靜脈注射均能明顯抑制二磷酸腺苷二鈉誘導的大白鼠血小板聚集。肉桂水煎劑、甲醇提取物水溶解或單體桂皮酸、香豆素有預防靜脈或動脈血栓形成的作用,也能增加離體心臟冠脈流量,這表明肉桂對外周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
(4)改善血脂
2022年,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和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一項聯合研究表明,肉桂能調節代謝綜合征及相關疾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三項指標。
日常生活中,肉桂除了用于烹飪,用肉桂粉搭配3種飲品,也能起到一定的藥用效果:
咖啡:咖啡和肉桂搭配,味道更豐富,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紅茶:從中醫角度看,肉桂性熱,和紅茶搭配,可以暖脾胃。
丁香肉桂紅酒:將紅葡萄酒、白糖、丁香末、肉桂肉四味原料合并混合,隔水燉熱,具有開胃消食、振奮精神、疏筋活血、散寒暖胃的功效,可作為胃虛寒、冠心病患者輔助食療品。
需要提醒的是,肉桂藥性辛熱,并非人人適用。對于代謝綜合征及相關疾病要辨證選藥、合理使用,孕婦、陰虛火旺、月經過多、盆腔炎、咽痛及有其他熱病的人群應忌食。而且肉桂攝入量不是越多越好,一天最好不超過4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