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見你的時候正好是在春天,可是無論小鳥的歌唱,或萬紫千紅、芬芳四溢的一簇簇,都不能使我訴說春天的故事。又是一年春來到,春日的陽光、復蘇的生機與躍動的色彩,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品牌爭奪用戶心智的黃金戰場。
在互聯網加速迭代的當下,“販賣春天”早已超越簡單的櫻花限定或節氣借勢,轉而成為一場融合情感、場景、技術、文化與跨界的系統性戰役。讓人萌生“沖動”消費的春日營銷,不是局限于產品本身,而是將產品的特性與一種充滿樂趣的生活狀態巧妙關聯,轉化為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活方式互動。讓我們一起走進幾場特別的春日主題活動,感受獨屬于春天的生機與浪漫。
1
場景需求顆粒化
想要充分發揮產品的優勢,展現品牌特色,不僅需要在宣傳上做到更深入、更全面的表達和傳播,還應借助場景,讓消費者直接接觸和體驗產品,從而增強說服力和滲透性。場景營銷正是通過精心設計的環境,使消費者親身體驗產品,以真正的實力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美團外賣
春風十里柔情,都不如你笑靨如花
春天是百花綻放的季節。近日,美團外賣推出《像她的花》廣告短片,展現了戀人如花般美好的情感。
廣告以“愛一個人會覺得她像一朵花”為核心概念,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將戀人的特質(如笑容、眼神)與花的意象巧妙關聯,營造出浪漫的氛圍。這種情感錨定不僅契合情人節“表達愛意”的核心訴求,還通過具象化的比喻強化了節日的儀式感,符合當代年輕人追求“悅己式浪漫”的趨勢。
該片巧妙地將美團外賣的服務能力融入具體的生活場景中。例如,通過戀人互贈鮮花的行為,自然引出平臺“新中式花束”的供應,將品牌服務與用戶的情感表達場景無縫銜接。這種策略與美團外賣此前春日營銷中的“回春單”系列(如防過敏口罩、防曬霜的即時配送)一脈相承,均通過解決場景痛點來傳遞品牌價值。
美團外賣通過細膩的情感洞察與場景化敘事,成功將節日營銷與即時零售服務相結合。以“花”的隱喻傳遞“珍視美好”的品牌理念,弱化商業屬性,強化情感共鳴,展現了品牌在情感聯結與消費場景創新上的獨到策略。
*視頻、圖片來自美團外賣
2
虛實結合交互升維
技術賦能下的數字化營銷,能夠借助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等多元化渠道,使品牌與用戶展開更為直接且實時的互動。同時,基于用戶的實際需求和反饋,量身定制個性化的營銷內容和活動,精準滿足用戶的期望。這種高度定制化的營銷體驗,有效增進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和信任,進而激發用戶更積極地關注、購買乃至推薦品牌的產品或服務。
MANA
邀你一起種下未來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近期,MANA創作者扶持計劃中藝術家們對于未來農業藝術新趨勢的探索層出不窮,花樣百出,通過場景創新吸引投資者與內容創作者們。
MANA的“食物花園”將元宇宙虛擬場景與春季農耕文化結合,并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虛擬農作物的交易與所有權確權。這種設計貼合春日“新生”“播種”的意象,既滿足用戶對自然療愈的向往,又通過科技手段強化參與感,符合Z世代對數字化社交與綠色生活的雙重需求。
此外,項目以“拯救世界”為敘事核心,強調食物生產的可持續性與生態平衡,與春日營銷中常見的環保主題呼應。創意農業需兼顧“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而“食物花園”通過虛擬農場教育用戶關注糧食安全,弱化商業屬性,強化品牌社會責任感。
除了“食物花園”,關于未來農業的構想還有如垂直農場、植物工廠、城市屋頂農場、太空農業等“黑科技”。在如上設想中,MANA全球新媒體藝術平臺與藝術創作者們共同探索藝術與科技、文化與社會的無限可能。MANA側重技術賦能的虛實融合,為農業營銷提供了數字化破圈的新范式。
*圖片來自MANA
3
文化記憶的敘事重構
關于文化價值的傳承與重構,如何摒棄單一的傳統復刻,邁向符號的再創造,以及如何借助春日的契機,使品牌在文化變革中煥發新生,已成為品牌亟需深思的課題。
361°
山野上新裝,春日開山服
春風,吹來新的春雨;春水,又澆醒新的春山萬物。山巒、湖海、大地與田野永遠都在這里等你,等春天的溫柔壓滿枝頭。春回大地萬物之際,運動品牌361°在春日推出《山野上新裝,春日開山服》廣告宣傳片,不止大地,人也需要“換新服”。
“開春雨”展示防水性、“開春風”展示防風性、“開春峰”展示透汗性……“春日開山服”將產品功能性與春日戶外場景深度融合,通過實景拍攝強化服裝的實用價值。在山野徒步、跋山涉水等場景中展示服裝的防風、透氣性能,既滿足春季消費者對輕戶外裝備的需求,也延續了品牌“運動+時尚”的差異化路線。
“春天到了,萬物都會是新的,也包括開春山的你。”視頻通過山野場景中的活力青年形象,傳遞“春日探索”的價值觀,契合Z世代對自然療愈與社交分享的追求。開山,是事物的初創階段,正如一年之計在于春。361°通過“開山”意象傳遞探索精神,弱化商業屬性。同時,361°將全新的產品與“開山”這項傳統春季活動相結合,鼓勵用戶擁抱自然,賦予產品文化內涵。
*圖片來自361°
天貓
新年新春宜髮現真我
春天是萬物煥新的季節,頭發自然也不例外。正月已過,緊隨其后的就是二月二“龍抬頭”?!岸露眰鹘y以理發祈福為核心,而天貓將這一習俗轉化為“髮現真我”的個性宣言,強化“自我重塑”的現代意義,將文化敘事現代化。在短片中,通過洪晃的發型蛻變故事(從職場刻板造型到潮流發色),將剪發行為與“打破束縛”“表達真我”綁定,貼合當下年輕人對個性化與身份認同的追求。
除了主題短片,天貓個護還邀請美護發行業滋源、阿道夫、詩斐絲等品牌的五位女性主理人,推出“髮現真我”系列海報,從品牌的角度詮釋了各自對“髮現真我”的理解。
“頂著自己喜歡的發型,就是龍抬頭!”天貓將傳統節日“二月二龍抬頭”與現代美發趨勢相結合,賦予了節日新的時尚意義?!绑姮F真我”這一話題結合畫面中不同的人物姿態和發色巧妙地引導消費者關注自我表達和個性展示,增強了互動性和參與感。同時,天貓結合各品牌賣點,從防脫固發、凈屑、修護等具體功效出發,到“富養自己”“輕盈人生”等情感層面的表達,引發消費者對健康、自信生活方式的向往,精準觸達目標受眾,建立情感連接,有效提升了品牌的吸引力和產品的說服力。
*圖片來自天貓
4
品牌生態的價值共振
跨界聯名,作為品牌合作的經典策略。從“流量互換”到“生態共建”,當不同品牌跨界碰撞,將在春日綻放出怎樣的創意火花?讓我們一同踏入聯名世界,一探究竟。
LOEWE×哈啰騎行
開啟春日金色騎旅
近日,奢侈品牌LOEWE跨界合作哈啰騎行,驚艷亮相上海街道,演繹一場騎行文化與城市文化的時尚互動。隨著人們對戶外活動的需求持續增加,騎行文化持續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成為當下戶外社交的潮流趨熱之一。而本次跨界合作活動,更是選址在中國最早制造單車的城市之一:上海,帶領大眾感受魔都獨特而時髦的生活態度。此次合作以羅意威上海之家的金色陶瓷外立面為靈感,將共享單車噴涂為限定金色款,并聯動《上海金色路書》設計16個融合西班牙風情與本土文化的騎行打卡地標(如武康大樓、永康路咖啡巷),用戶通過哈啰App累計騎行3公里即可兌換限量勛章及《羅意威金色騎旅限定畫報》。
此次活動以極具反差感的營銷策略掀起現象級傳播熱潮。哈啰代表著便捷、環保的現代生活方式,而羅意威注重高端、時尚與獨特性。兩者結合,本質上打破了傳統的品牌定位,拉滿反差感和沖突感。
本次目標群體具備“年輕、有品位、重視生活質量” 的特點。從品牌策略看,LOEWE通過聯名實現“破圈而不下沉”:一方面借助哈啰6億用戶基礎擴大曝光,以金色單車作為移動廣告牌滲透大眾生活場景;另一方面通過活動終點設于羅意威之家的動線設計,篩選出對時尚敏感的潛在客群,推動“流量-體驗-消費”閉環。而哈啰則借勢提升品牌調性,從“出行工具”轉型為“城市美學參與者”,探索“騎行+文旅”新場景。
*圖片來自LOEWE
MANNER×醉象
春光上臉,醒神安眠
MANNER又聯名了!近日,MANNER和源自美國的精簡護膚品牌醉象共同推出了聯名飲品“清晨拿鐵”和聯名杯。此次合作以“內調外養”為核心,將MANNER的咖啡飲品與醉象護膚品的“早C晚A”理念結合,構建全天候生活場景,覆蓋用戶從早晨到夜晚的需求鏈條。
此次聯名合作是消費者人群的雙向滲透。晚安牛奶”對應“晚A修護”,“飽滿香橙VC”咖啡對應“早C煥亮”,形成產品使用場景的強關聯。傳統聯名多停留在包裝聯動上,而MANNER×醉象深入產品功能協同,形成“1+1>2”的場景增值。此類跨界不僅為雙方品牌溢價,更重新定義了“咖啡與美護”的消費場景,為行業提供了“功能性互補+情感共鳴”的創新模板。
*圖片來自MANNER
5
感官疊加色彩編碼
從嫩綠的新芽到爛漫的繁花,色彩承載著春天的活力。恰當的色彩運用不僅能傳遞品牌理念,還能喚起消費者對春日的無限向往。品牌若能巧妙地借助色彩,將春日的蓬勃生機融入其中,便能輕松俘獲消費者的心,使營銷呈現出“春色滿園”的盛景。
Hibake
春天|蛋糕、香氣、溫暖與難得的好天氣
春天是百花齊放,是爭奇斗艷,是五顏六色,是美美與共。打翻春日調色盤,蛋糕界也有自己的多巴胺。Hibake家的蛋糕們迫不及待地向我們展示著她們的獨特魅力。
“春天是自由的碎片”“綠色是生命靈魂的氧氣”“春日是一場和陽光的告白”,Hibake在產品介紹中強化春季的自然元素和情感氛圍。“游春”“荔愛”“茉白”等產品命名都緊扣季節,利用春天的意象來吸引消費者。
詩意化的語言表達將味覺體驗轉化為視覺與情感聯想,符合春季大眾對清新、治愈的需求?!懊⒗锿堤稹敝C音梗結合芒果季節點,將蛋糕與“春日治愈力”綁定;“奶fufu云朵朵”以質感描述觸發聯想,將食用場景延伸至“春日夢境”中,進行情緒價值的直接傳遞。此外,“春日多巴胺”概念將流行色彩心理學與季節綁定,蛋糕本身的高顏值設計+風味創新更形成視覺與味覺的雙重誘惑,無一不在吸引消費者們競相品嘗。
咬一口這沾滿春意的糕點,我們與甜蜜和美好,會在春天不期而遇。
*圖片來自Hibake
結語
在互聯網流量爭奪白熱化、用戶注意力碎片化的當下,品牌對“春天”的販賣早已超越簡單的季節符號借用,而是通過情感共鳴、場景創新、技術賦能、文化重構與跨界共生等復合策略,將“春日”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可傳播的消費體驗。
春天不是終點,而是品牌價值觀的放大器:“販賣春天”的本質是以季節為殼,以人性為核。春日營銷的短期目標是借春日流量高峰快速搶占用戶心智,通過限定產品、場景化內容制造稀缺感,長期目標則應該將“春日營銷”沉淀為品牌資產(如標志性色彩、文化IP),實現跨季節價值延續。
讓品牌成為春天的代名詞:品牌的終極目標不是“販賣春天”,而是讓春天成為用戶想起品牌時的“默認場景”。無論是美團外賣的“情感即送即達”,還是MANA的“未來農場想象”,本質上都在回答一個問題:當用戶需要一場“春日治愈”時,你的品牌能否成為第一聯想?
文|張愛梅、張悅
排版 | 汪哲慧 審核 | 林瑩
zhōng
qiū
jié
自信中國——CAMA2024中國廣告營銷大獎獲獎榜單官宣發布
創刊44周年
www.ad-cn.net
視頻號模板,只能用同步方式上傳到公眾號后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