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非洲獨立電影,憑借豐富的想象力自成一派,帶動了電影發展的新潮流。
就像英倫入侵拉開了搖滾黃金年代的帷幕,非洲入侵風潮,也震動了整個世界影壇。
這部《非洲功夫戰納粹》就是其中的翹楚。
如果我們將它與《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比較,我可以毫不負責任地說,這部電影是一部杰作。
之所以打分和點評的人數不夠多,是因為它被不公平地忽視了。
這是一部好萊塢無論如何也沒有勇氣拍攝的電影,它帶著十足的朋克態度和胡逼的執行力打響了非洲功夫的招牌。
當你第一次聽到《非洲功夫戰納粹》這個名字時,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這一定是個玩笑。”
但當你真正坐下來,把它從頭到尾看完,你就會意識到,這不僅不是個玩笑,它還是影史上最不講武德的玩笑。
如果你和我一樣厭倦了冗長而千篇一律的現代作品,那么這部電影就是為你而拍的。
整部影片的制作經費只有區區1萬美元。
預算的不足,更加凸顯了它的制作精良。
建議闔家觀看,但不要帶孩子,因為任何心智不足的人都可能在它的影響下變成一個和我一樣的大傻bee。
在我看來,這是近年來最好的電影之一。
這是同類電影中(歷史/動作)最好的一部,改編自元首阿道夫另一個次元里鮮為人知的人生故事的經典之作。
該片忠實地重現了第4帝國的歷史事件。
它再次證明了,預算并不是一切。
我熱切地期待續集,它肯定會改編第5帝國的故事。
有些電影,是用來被銘記的,會讓人哭泣。
有些電影,是用來被尊敬的,會讓人沉思。
而有些電影——就像《非洲功夫戰納粹》——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人類智力和觀影底線的極限拷問,會讓人自我懷疑。
“我他媽看到了啥?”
你沒有看錯。
當你看到這種抬棺入場,你就應該清楚這是部加納電影。
復仇動作片是好萊塢生產流水線的主打產品。
但在遠離夢工廠的非洲,將壞人殘酷地送入地獄的同類型高質量影片,甚至更讓人嘆為觀止。
看完全片后,你會發現,汽車造型的棺材是整部片子里最正常的部分。
如果你問我,《非洲功夫戰納粹》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秉承著不劇透的原則,我只能告訴你,它就像是一部被廢棄在沙漠里的法拉利,里面坐著一只會彈鋼琴的猴子。
你既無法解釋它的存在,也無法移開你的視線。
一篇優秀的影評,應該對電影的各個方面有著深入淺出的介紹,但不能寫流水賬式的劇本流程。
因此,故事有多么精彩,這事就不能跟你說太細,但有一點可以透露,劇情相當粗俗。
阿道夫·希特勒并沒有在他的地堡里自殺,而是坐著潛艇逃往了非洲大陸。
在他的新手下——臭名昭著的日本軍事領導人東條英機和殘暴的馬夫戈林——的輔佐下,他計劃再次征服世界——就從加納開始。
他把加納人全都洗腦成了“加納雅利安人”。
他們的唯一任務,是創建一個將希特勒的第4帝國與東條的新日本帝國相結合的新王國。
而這群黑納粹士兵的戰斗風格,介于摔跤、空手道和醉漢街頭斗毆之間。
再加上比大師兄更強的空手道力量,希特勒摧毀了那所正義的功夫學校,殺掉了校長。
師父倒地時,嘴里還念叨著“非洲功夫不可戰勝”,然后氣絕身亡。
我們真正的主角是一位非洲青年阿德。
他被希特勒搶了妞。
他是個有著傳奇功夫天賦的戰士,卻在命運的捉弄下,被迫踏上對抗納粹的征途。
阿德的功夫,如同雨季的泥巴路,你覺得他滑不溜秋,他卻一腳踹你下溝。
為了替師父報仇,并搶回女友,功夫小子阿德參加了希特勒舉辦的武術比賽。
他能找到身體和心靈的力量來打敗邪惡的獨裁者嗎?
《非洲功夫戰納粹》是德國導演塞巴斯蒂安·斯坦因自導自演的作品。
他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
在他深感制作一部國際動作喜劇的計劃已經成熟后,他說服了他的日本好友扮演東條英機,自己則飾演希特勒。
然后懷揣著1萬美元,來到了加納。
每個人都有過醉酒后的白日夢。
但酒醒后,那些絕妙的主意往往都被永遠忘記和浪費了。
在酒醉的狀態下,他開始思考非洲、納粹和功夫。
斯坦因決定,實現這個酒后的靈機一動。
無論是盲目地相信運氣,還是憑借意志的勝利,他都為影迷們奉上了一場影史上最肆無忌憚的奇觀。
選擇加納作為拍攝地并非完全出自偶然。
加納全國只有6家電影院,但加萊塢制品在非洲廣受歡迎。
加納每年拍攝10,000到20,000部自制電影。
一些特別勤奮的作坊,拍一部片往往只需要3到4天。
這些片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港式功夫片。
這片子,就像你二舅在農村電線桿子上貼的那種秘方廣告——“祖傳功夫,專治納粹”。
無論你是什么學歷,你的內心都會生出對舅舅本人的好奇。
當然,要想看懂這部電影,你必須跳出思維的固有框架。
非洲人用功夫激戰納粹,這一點也不傳統。
如果當年希特勒和東條英機設法逃脫了盟軍的追捕,并在 新大陸建立了新的帝國,后續會發生什么?
別跟我說你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當你決定看《非洲功夫戰納粹》,你首先要明白的是,你必須放下對電影藝術的一切常規期待。
你愛的不僅僅是功夫。
你要愛的,還有在加納土路上翻滾的劣質服化道。
你要愛那種用5塊錢特效拼湊出的炸裂場面。
你要接受希特勒穿著一身皺巴巴的軍裝,像個逃學失敗的中二少年,在烈日下大練空手道。
你得愛上那種被野狗追著跑的戰斗場面,還有那些在棚戶區里進行的“納粹大計”,以及東條英機和希特勒如同戀人般耳語的恐怖默契。
這不是一部普通的電影,這是B級片之神的試煉場。
如果你以傳統邏輯審視這部電影,你會瘋掉。
你必須接受它的荒謬,接受它毫無道理的劇情推進,接受希特勒練氣功,接受東條英機被踢成煙花,接受一群在沙地里翻滾的納粹士兵像猴子一樣打架……
電影中的戰斗場面是功夫電影史上的一座奇峰。
就像是成龍的早期電影被一位狂熱的電子游戲玩家誤解后重新拍攝,充滿了凌亂、暴力、毫無道理但極具觀賞性的對決。
希特勒練氣功,這一設定就像在拉面館里點了一杯Dry Martini——你無法解釋它的合理性,但你又忍不住想嘗一口。
戰斗的高潮部分,我們看到希特勒站在夕陽下,展開雙臂,試圖用“納粹氣功波”毀滅一切,而阿德則用“非洲龍拳”迎擊。
這一刻,你會覺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場由醉酒街頭藝人導演的莎士比亞悲劇。
每一發拳腳都夾雜著悲愴與荒謬,每一次怒吼都像是吃壞了肚子的人在廁所里的吶喊。
當一切塵埃落定,阿德站在燃燒的廢墟之中。
希特勒的尸體在遠處燃燒,就像一根點燃的過期香腸,帶著一絲詭異的焦糊味。
你本以為電影會在此刻給你一個深刻的結局,但它沒有。
它只是讓你坐在那里,思考人生,思考這個世界的荒誕,思考你為什么會看到這一切。
沒接觸過這類電影的人,常常會對它抱有莫名的敬畏,覺得這是某種地下電影的巔峰之作。
但看完后,你會發現自己好像喝了一箱過期的能量飲料,全身發抖,懷疑人生。
這部電影看待事物的方式完全不同。
他們不覺得把臉全部涂白,化裝成雅利安人是什么歧視和反智。
他們玩得不亦樂乎。
除了導演和扮演東條的兩人,該片啟用的演職人員全是加納當地人。
所以這是一部真正的非洲作品。
總的來說,它的完成度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
它是84分鐘的奇異、另類、愚蠢、低成本的瘋狂融合。
演員們的演技令人發指,但熱情極具感染力。
荒謬的特效將深深烙印在你的腦海中,永遠不會忘記。
這種電影不會因為你的疑問而停下,它就像一輛剎車失靈的納斯卡賽車,瘋了一樣往前沖。
有人說,這是一部愚蠢至極的爛片。
但這樣的說法通常都是詭辯,因為這部電影的存在就注定了它的命運:它不是用來被認真評價的,而是用來被人目瞪口呆地驚嘆:“臥槽,這尼瑪是人拍的?”
如果你真想知道這是部什么樣的電影,想象一部由業余摔跤手、無證導演和歷史考試0分的高中生共同編寫的《二戰史》就夠了。
別害怕你會在電影院里CPU爆炸。
只要你和我一樣喜歡俗的,你會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
你問我推薦嗎?
當然推薦。
你不看,你不會明白世界上還有這種東西存在。
就像電影結束,屏幕上的一行大字:“正義或許會遲到,但一定會用功夫解決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