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有6位夫人,迎娶六夫人馬岳清時,她才18歲,而他已經年過半百。
馬岳清家境貧寒,為了生計,年紀尚小的馬岳清不得不進入天津的戲班子學戲。她天生麗質,嗓音甜美,又很有表演天賦,所以很快在戲班子里嶄露頭角,成為了一名頗受歡迎的京劇花旦。
1920 年,張作霖因事前往天津。在一次應酬場合中,有人為他安排了一場京劇演出,而馬岳清赫然在列。她在臺上的一顰一笑,都深深地吸引著臺下的張作霖。演出結束后,張作霖提出要見一見這位臺上的佳人。
當馬岳清被帶到張作霖面前時,她雖心中緊張,但仍不失禮貌地向張作霖行禮。張作霖看著眼前這位年輕貌美的女子,眼中滿是贊賞。
一番交談后,張作霖得知了馬岳清的身世,對她的遭遇心生憐憫,同時也非常欣賞她不屈服的堅韌。
而馬岳清對這位威名遠揚的張作霖,最初更多的是敬畏。經此一遇,張作霖回到沈陽后,仍舊對馬岳清念念不忘,經過他的一番安排,馬岳清離開了天津的戲班子,來到了他的身邊,搖身一變成為張作霖的六夫人。
剛進入大帥府時,馬岳清也不大習慣,她在外面自由慣了,所以起初無法適應大帥府里的繁雜規矩,不僅如此,在此之前,張作霖已經妻妾成群,人際關系更是復雜無比。
幸而但馬岳清生性善良溫和,她沒有因為自己突然成為張作霖的夫人而趾高氣昂。她對每一位夫人都非常尊重,和其余五位夫人相處頗為融洽。張作霖的五夫人壽懿,精明能干,掌管著大帥府的諸多事務。馬岳清和壽懿一見如故,壽懿平日里也對她噓寒問暖。
張作霖平日里公務繁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但只要他回到大帥府,總會抽出時間來與馬岳清相處。
有一回,張作霖忙完政務回到府中,滿臉倦容。馬岳清見狀,立刻吩咐下人準備了熱水,親自為張作霖擦拭臉頰,生怕弄疼了他。擦拭完畢,她又端來一碗精心熬制的參湯,輕聲說道:“大帥,您趁熱喝,補補身子。” 張作霖看著眼前貼心的馬岳清,疲憊感瞬間減輕了許多,接過參湯一飲而盡,一臉的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張作霖對書法有著濃厚的興趣,閑暇時喜歡揮毫潑墨。馬岳清雖不懂書法,但每次張作霖寫字時,她都會在一旁靜靜地觀看,為他研墨、鋪紙,張作霖也體會了一把紅袖添香。
有一次,張作霖寫完一幅字,馬岳清忍不住夸贊道:“大帥,您這字寫得真是大氣磅礴,我雖然不懂,但看著就覺得好看。”
張作霖笑著說:“你若喜歡,我以后多寫幾幅給你掛在房里。” 從那以后,馬岳清的房間里便多了幾幅張作霖的墨寶。
漸漸地,馬岳清適應了大帥府的生活。還為張作霖生下了女兒張懷敏,張作霖喜得愛女,眉眼俱笑。有了女兒后,張作霖對馬岳清更加疼愛,而馬岳清也將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了女兒身上。
馬岳清會親自教導女兒讀書識字,培養女兒的品德和修養。在大帥府的庭院中,傭人們時常能看到馬岳清帶著女兒嬉戲玩耍的身影,
眼看著懷敏到了讀書的年紀,馬岳清又專門在自己的住處騰出一間屋子作為書房。她每天都會陪著女兒坐在書桌前,看著女兒一筆一劃地寫字。若是女兒遇到不懂的問題,她便會耐心地講解,盡管有些知識她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但她會想盡辦法給女兒解釋清楚。
馬岳清希望女兒成為一個有知識有學識的女孩子,而不是一味的遵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
然而,生活并沒有一直平靜下去。1928 年 6 月 2 日,張作霖通電全國,宣布退出北京,返回東北。他深知局勢的緊張,對行程安全也有所防范。
6 月 3 日凌晨 1 時 13 分,張作霖乘坐的專列從北京前門火車站出發。專列共有 22 節車廂,張作霖乘坐的是第八節車廂,這節車廂是當年慈禧太后的 “花車”,裝飾豪華,防護性能也相對較好。專列一路上戒備森嚴,每到一站都有奉系士兵嚴密護衛。
然而,日本關東軍的暗殺計劃早已部署妥當。6 月 4 日清晨 5 時 30 分,當張作霖的專列行駛到皇姑屯三洞橋時,早已埋伏好的日本工兵按下了電鈕,瞬間,一聲巨響,三洞橋被炸得粉碎,張作霖乘坐的車廂被炸得變形,車身嚴重傾斜。張作霖身受重傷,隨行人員也傷亡慘重。附近的奉系士兵迅速趕來救援,將張作霖緊急送回沈陽大帥府。
回到大帥府后,張作霖雖然還有一口氣,但傷勢過重,已經生命垂危。最后搶救無效,張作霖與世長辭,時年 53 歲。
張作霖被炸的那天,馬岳清也在大帥府中。當消息傳來,整個大帥府陷入了一片混亂和恐慌之中。馬岳清得知張作霖受傷后,心急如焚,她不顧一切地跑到張作霖的房間,看到滿身是傷、昏迷不醒的張作霖,淚水奪眶而出。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馬岳清一直守在張作霖的床邊,日夜祈禱他能夠康復。極盡可能的照顧他,可惜,張作霖沒能撐下來。
張作霖去世后,大帥府面臨著巨大的危機。一方面,日本侵略者虎視眈眈,試圖利用張作霖的死制造混亂,進一步侵占東北;另一方面,奉系內部人心惶惶,需要穩定局勢。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馬岳清與其他夫人一起,聽從張作霖臨終前的安排,配合張作霖的老部下們,對外封鎖張作霖去世的消息,秘不發喪。她們在大帥府中依然保持著往日的生活秩序,每日按時給張作霖的房間送飯菜、換洗衣物,讓外人看起來張作霖似乎只是在養傷,并沒有生命危險。與此同時,馬岳清也十分關心張學良的安危。
當張學良得知父親被炸的消息后,迅速喬裝打扮,秘密返回沈陽。馬岳清得知張學良平安歸來后,總算放下心來。
張作霖去世時,張懷敏才4歲,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母親馬岳清不得不帶著年幼的女兒搬離帥府,寄居在沈陽城內的一處普通院落中。
1931年9月18日,馬岳清帶著女兒連夜跟隨壽夫人一同逃往天津。 在天津的租界里,張懷敏開始了自己漫長的學習生涯。
張懷敏在學校的表現極好,她不僅各科成績名列前茅,還特別擅長英文和音樂。1938年,14歲的張懷敏以優異的成績從小學部畢業,直接升入天津女子中學。
1944年春天,張懷敏以天津女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最后,張懷敏不負眾望,考入北平輔仁大學中文系。
在輔仁大學里,張懷敏自由戀愛,和翟元坤墜入愛河。1947年,在完成學業后,張懷敏和翟元坤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1948年底,馬岳清帶著女兒和女婿尋找新的棲身之所,最后他們停留在了臺灣。
在臺灣,張懷敏在東海大學找到了工作,開始了她的教學生涯。任教期間,她考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家政系函授生,1951年畢業,并因此被提升為副教授。1955年,她晉升為教授,成為東海大學家政系的知名教授。
在臺灣的日子里,馬岳清的生活相對平靜。她過上了深居簡出的生活,
1975 年,馬岳清在臺灣病逝,享年 69 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