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烏沖突已經爆發1110天,自2025年3月5日美國宣布切斷對烏克蘭軍隊的情報信息支援、一線烏軍部隊傳言馬斯克的“星鏈”出現問題后,短短3天時間,僵持許久的庫爾斯克方向戰局發生突變。
實施“地下進攻”的俄軍士兵
當地時間3月8日,俄軍突然利用已經于今年1月1日停運的經過蘇賈向歐洲運輸天然氣的管線,實施了又一次地下進攻。
據悉,曾在阿夫杰耶夫卡利用廢棄排水渠發起進攻的俄軍志愿兵“老兵”支隊、車臣“阿赫瑪特”-“東”支隊,再搭配俄羅斯空降軍第106空降師、第11空中突擊旅部分戰士,組成了精銳的地下突擊分隊。
這批俄軍士兵利用直徑僅有1.45米的天然氣管道,冒著巨大的危險,在地下爬行了近15公里的距離,在3月3日就抵達了指定位置。爾后又在黑暗的地下,呆了足足4天時間,待到3月7日晚上進攻命令下達后,這支從地下潛伏到烏軍后方的俄軍突擊隊,突然鉆出天然氣管道,在烏軍后方打了烏軍一個措手不及。
俄軍的地下突擊隊沿著天然氣管道發起突襲后,3月8日凌晨,俄軍地面部隊從多個戰術方向,向庫爾斯克方向烏軍發起大規模戰役進攻。
其中北線主攻,俄軍在北線集中了第6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第68摩步師第1427動員兵團,第11軍第18摩步師第9團,第44軍第72摩步師第22團、第30團等單位,向烏軍位于北側突出部的小洛克尼亞實施向心突擊;
空降軍第76空降師第234團,第106空降師第137、第109、第51團,從側翼向哥薩克洛克尼亞發起突擊,同時與北線俄軍四個團形成策應,試圖將烏軍突出部于哥薩克洛克尼亞截斷。
而另一戰術方向,俄軍則集中了空降軍第11空中突擊旅,黑海艦隊第22軍海軍步兵810師,里海艦隊第177海軍步兵團等,從庫里洛夫卡方向向蘇賈南側、東側正面施加強大壓力。同時,與已經利用天然氣管線潛入蘇賈城內的俄軍精銳突擊隊策應,進一步破壞烏軍的防御布勢;
最后,俄軍第83空突旅,第58集團軍編內第42摩步師1434動員兵團,第76空降師第104團等單位,對蘇梅州幾個要點實施牽制性進攻。對烏軍從蘇賈后撤的唯一一條公路實施火力控制,削弱烏軍利用該公路前送補給、后送傷患、組織部隊以撤離庫爾斯克州的能力。
在俄軍的強大攻勢下,烏軍毫無還手之力,紛紛潰退。美國《紐約時報》在3月8日立刻發表評論,表示烏軍在庫爾斯克遭遇重大失敗,可能有多個營在后方已經失去聯系,將被俄軍分割包圍殲滅。
還有基輔方面的消息稱,烏軍在庫爾斯克可能有超過6000名軍人,已經無法逃離包圍圈,通訊全部中斷。俄方的消息甚至稱,烏軍在庫爾斯克可能有上萬名軍人將遭到圍殲。
而在如此緊要的關頭,烏軍總參下達的命令卻似乎依然自相矛盾。從現場視頻分析,烏軍士兵出現了拋棄重裝備、徒步逃跑或者利用民用車輛逃跑的情況,但是又出現了二線的烏軍督戰隊屠殺逃跑的一線士兵的情況。
這似乎證明,烏軍總參對庫爾斯克州方向的部隊已經失去控制,也失去了通盤安排,庫爾斯克州的烏軍集群已經開始自行解體。目前確認該州的烏軍包括19個旅級單位和5個團級單位,可以想見,烏軍必然要遭到重大損失了。
軍事層面
從此次庫爾斯克州的攻勢來看,大伊萬認為軍事層面上可以說的不多。畢竟根據微博大佬蝸牛柯基的說法,近期烏軍已經有了逐步從庫爾斯克州收縮的跡象,具體表現在于烏軍先后將多支無人機攻擊分隊從庫爾斯克撤出,然后轉往紅軍城方向。對于目前的烏軍來講,這基本就相當于將重火力部隊撤離庫爾斯克,將紅軍城轉為作戰重點了。
同時,烏軍在1月份還將第33,第225,第425突擊團也從庫爾斯克抽出,調往紅軍城方向。這些突擊團在本月上旬實施了紅軍城周邊烏軍的大規模反擊,相比烏軍一系列殘破不堪的旅團,突擊團的士兵普遍是老兵,裝備也都優先保障,是烏軍目前唯一具備較強機動進攻能力的單位。
因此從軍事角度上來講,烏軍將具備進攻能力和火力支援能力的單位先后調離庫爾斯克之后,庫爾斯克其實已經是放棄治療了,無非是俄軍找準一個時機一口氣把它推平的事。
實施“地下進攻”的俄軍士兵
從雙方參戰兵力編制和實力統計來看,如果開源情報沒問題,俄軍大概是3個摩步團,2個動員兵團,5個空降兵團,2個空降兵旅,2個海軍步兵團,一共大約有15個左右的旅團級單位。當然,俄軍的參戰團大概率都不滿編,只有合同兵,按照一個摩步團大約2000人的編制,一個旅大約3000人的編制來看,俄軍參戰兵力大約不到3萬人。
而烏軍的19個旅和5個團,即使一個旅只剩下不到1000人,總兵力也超過2萬。以俄軍的3萬人對付烏軍的2萬人,俄軍在總兵力上優勢并不明顯,就能打得這么勢如破竹,證明了俄軍機動進攻的能力相比烏軍超出太多,烏軍除了少數單位,已經整體上喪失了和俄軍對抗的能力。
政治層面
而更為重要,大伊萬認為也要重點研究的,應該是此次庫爾斯克攻勢背后體現出的政治算計。某種意義上來說,庫爾斯克方向的攻防,是一次政治主導下的攻勢。
以烏軍的角度來說,大伊萬認為,從烏軍1月份將3個突擊團撤離庫爾斯克,轉往紅軍城方向增強紅軍城集群機動進攻能力來看,烏軍已經基本放棄了在庫爾斯克擴大戰果,試圖憑借庫爾斯克州的土地和俄羅斯搞所謂領土交換的打算。庫爾斯克州對烏軍來說,已成雞肋——完全放棄又不可能,這是澤連斯基和希爾斯基的臉面問題。
再說,繼續保留部隊在現地,沒準還可以牽制俄軍一把,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的當個籌碼。所以,這就導致了烏軍在庫爾斯克方向開始擺爛,雖然沒有放棄,但是不會再往里邊投入新的資源,守到什么時候算什么時候了事。
而從俄軍的角度來說,庫爾斯克雖然臉面上不好看,但卻可以作為烏軍一個持續的放血點使用——只要澤連斯基和希爾斯基還想維持部隊在現地,就得持續投入資源,最起碼你不投入具備機動進攻能力的部隊,垃圾填線部隊和吃喝你得送進去吧。所以,俄軍對庫爾斯克的態度,應當是沒有投入太多的力量,從這也可以看出只有約兩三萬人的力量,以殺傷烏軍有生力量為主。
但是,俄軍從對庫爾斯克的烏軍,以殺傷有生力量為主,到3月初突然發起大規模進攻,現在明顯試圖將所有庫爾斯克烏軍集群全部殲滅、或者驅逐出國境,這還是有點意思的。
考慮到特朗普上臺這個因素,俄軍組織一次戰役進攻大約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的話,那么這就意味著特朗普剛剛上臺,甚至就職之前,俄軍已經在安排準備驅逐庫爾斯克烏軍了。
而這種行動,大伊萬傾向于認為,俄軍一方面是觀察到了烏軍開始將一部分機動進攻的力量調離庫爾斯克,那庫爾斯克牽制烏軍的作用已經逐步喪失了,有必要開始收割了;二方面俄軍這是想徹底消除烏軍可能利用的談判籌碼,進一步擴大自身在談判上的優勢地位。故這是一場真正的政治攻勢,是直接服務于俄羅斯接下來要和美國之間的討價還價的。
同時,我們也別忘了,美國在這場圍繞庫爾斯克的博弈中,肯定也是出了牌的。根據現地烏軍反饋的情況,在俄軍發起攻勢的時候,烏軍的星鏈普遍不好用了,烏軍將其歸咎于俄羅斯的電子干擾。但是眾所周知,星鏈使用的高指向性天線,要實施電子干擾難度極大,不可能這么多都干擾成功。
而從其它戰線烏軍暫未反映類似情況,以及波蘭外長還在和馬斯克掰扯烏克蘭軍隊的星鏈服務來看,不排除馬斯克真的切斷了烏軍在庫爾斯克的星鏈服務。同時,再輔以美國從3月初切斷了給烏軍的戰場偵察和監視與目標指示,讓庫爾斯克烏軍徹底變成了瞎子和聾子,從客觀上為俄軍實施進攻助力,也給烏軍的棺材釘了最后一根釘子。
而美軍為什么助這個力,還特地在庫爾斯克助力,背后反映出來的其實是美國的政治算計。烏克蘭所謂的用庫爾斯克來跟俄羅斯交換土地,在特朗普看來完全是異想天開的扯淡,沒有必要予以支持。同時,特朗普客觀上也有讓烏克蘭吃點苦頭,給個教訓逼迫烏克蘭道歉+簽署礦產協議的需求。這不,烏克蘭在庫爾斯克一吃癟,美國馬上放風在礦產協議上的價碼再度提高……
而現在,懂王宣布再度給烏軍開放情報支持,這大概率是因為懲戒烏克蘭的目的已經達到,烏克蘭已經跪了,再打下去對俄羅斯極其有利,不利于美國接下來和俄羅斯的討價還價。
所以,美國選擇在庫爾斯克切斷烏克蘭的戰場監視和野戰通訊服務,客觀上為俄軍打一場圍殲戰助力,事實上也是服務于美國自己對烏克蘭的戰略安排。美俄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空前的一致——就這樣,美國想讓烏克蘭吃點苦頭,俄羅斯想削弱烏克蘭的談判籌碼,多方博弈凝聚在了這三天的庫爾斯克攻勢上。最后只有烏克蘭受傷的世界,就此達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