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548匹"電動猛獸"遇上新手司機,小米這波操作夠狠嗎?
"一腳油門下去,腎上腺素飆得比車速還快!"這是某汽車博主試駕小米SU7 Ultra后的真實感受,這款零百加速1.98秒、極速350km/h的"電動怪獸",最近卻因為試駕門檻上了熱搜。
想摸方向盤?先拿C照滿兩年!網友們吵翻了天:到底是安全至上,還是歧視新手?
一、"油門焊死"的代價:當買菜車變成賽道殺器
看著展廳里流線型的SU7 Ultra,誰不想體驗"貼地飛行"的快感?但別急著刷卡,先看看這組數據:三電機爆發的1548匹馬力,相當于10輛普通家用車的總和;2秒破百的加速,比特斯拉Model S Plaid還快0.1秒。有網友調侃:"這車開Sport模式去菜市場,剎車踩慢點都能直接沖進生鮮區。"
這可不是段子。上個月北京某交付中心就上演了"史詩級尷尬":新車剛出庫就刮蹭,車主握著方向盤的手都在抖。難怪小米產品經理私下說:"我們寧可被罵傲慢,也不想看用戶進醫院。"這讓人想起保時捷那句經典警句:"車越快,責任越大。"
二、藏在系統里的"駕校老師":300公里保護期暗藏玄機
你以為兩年駕齡就夠?小米的"防呆設計"比想象中更絕,前300公里強制開啟"乖寶寶模式":限速140km/h、禁用彈射起步,連方向盤助力都調成最重,這就像給猛獸套上嘴套,讓新手司機先和車"培養感情"。
更絕的是軟件關卡——想解鎖全部性能?先通過系統安全測試!這套檢測會掃描你的剎車習慣、過彎軌跡,甚至監測心率波動,有媒體實測時,因為連續三次急加速被系統當場"罰下"。這讓我想起特斯拉工程師的名言:"智能汽車不該是放大人類缺陷的兇器。"
三、駕齡≠技術?老司機和新手吵翻了
政策一出,某賽車俱樂部群炸了鍋。90后女車手小林憤憤不平:"我拿賽照才半年,憑什么不讓試駕?"而駕齡20年的網約車王師傅試駕后坦言:"這車加速時我后脖頸發涼,沒點心理準備真hold不住。"
爭議背后藏著行業潛規則。早前某超跑品牌要求試駕者提供銀行流水,被網友戲稱"驗資比驗駕照嚴格",相比之下,小米至少把門檻擺在了明面上。就像資深車評人韓路說的:"限制的不是你的錢包,而是你的命。"
四、造車新勢力的"安全焦慮":雷軍的陽謀
作為跨界造車的"萌新",小米這步棋透著精明,隔壁手機圈還記著某品牌"充電爆炸門"的慘痛教訓,汽車圈更容不得半點差池。設高門檻看似得罪用戶,實則是在培養市場認知——電動車不是大號玩具,而是需要敬畏的精密機器。
蔚來李斌說過:"智能電動車的用戶教育,是從拒絕用戶開始的。"
結語:
在這個人均"秋名山車神"的年代,小米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當科技突破物理極限時,規則必須跑在速度前面。
下次看到試駕門檻時,不妨先摸摸胸口——你準備好對那上千匹馬力負責了嗎?畢竟安全這堂課,從來不怕"矯枉過正"。
#熱點大家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