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個名叫徐澤林的同學考入了國防科技大學,在大一開學的第一課上,學院的政委在給新生輔導授課時,講到了一位英雄徐洪剛的事跡。
然后,他話鋒一轉,問道:“誰是徐洪剛的兒子?”
徐澤林聽到學院政委的詢問后,一時間進退兩難。他不愿讓同學們知道自己有個英雄父親,但此時他也沒理由“搞特殊”。于是,他稍稍舉高一只手,小聲答道:“到?!?/p>
政委聽到聲音后,開始環顧起周圍來,但還是沒有看到他。這時,徐澤林身后的新訓班長當場交代他說:“大聲點,站直!”
徐澤林再次大聲地答了聲“到”后,政委才看到了他。午飯正式開始前,徐澤林被安排在了隊列前面,指揮大家唱軍歌。
雖然徐澤林從小就知道自己有個英雄父親,“虎父無犬子”這樣的聲音一直伴隨著他長大。但因為父親一直都很忙,且部隊的駐地離家很遠,他常常一連幾個月不在家。加之自己在河北長大,跟說著云南方言的父親還有語言方面的障礙。
因為父親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缺席,他對英雄父親有陌生,也有抵觸。直到自己走進軍校,穿上了一身軍裝后,他才開始漸漸理解起了父親。
剛走進小學校園時,徐澤林便在父親的指導下看完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被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展現出的革命青年的熱血和勇敢深深吸引。父親則教育他要“勤學”。
此后,他在父親的指導下,閱讀了大量書籍,這讓他體會到了讀書的快樂,也擁有了更為開闊的眼界。
初入大學,徐澤林展現出了跟父親一樣的堅持和自我要求。新訓期間,他沒有缺席過任何一次訓練,從整理軍務,疊豆腐塊整床單到拉練奔襲,徐澤林表現得相當出色。
新訓結束后,徐澤林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尤其在英語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他先后參加了多項英語口譯大賽,并取得了優異成績。曾榮立三等功一次。
除了專注于學習外,徐澤林還時刻銘記父親對自己說的“戰友情是軍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在擔任班長期間,他時刻關注著班里同學的情況,對有困難的戰友,他總是第一個沖上去幫忙。
徐澤林始終將父親當作自己的一面鏡子,時刻監督著自己的一言一行。
徐澤林的父親徐洪剛是一位英雄。1993年夏天,剛剛結束探親的徐洪剛乘坐長途客車返回部隊。途中,車內四名歹徒勒索一位青年婦女,被拒絕后又對她耍流氓。角落里的徐洪剛發現這一情況后,立即上前制止。
考慮到車內乘客的安全,徐洪剛沒有立即還手,但卻讓歹徒更加囂張。眼看著那名青年婦女就要被從車窗外推下。徐洪剛當即徒手跟歹徒搏斗起來。
因車廂狹窄,徐洪剛難以施展拳腳,加之歹徒還有匕首,徐洪剛很快便落于下風,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與歹徒搏斗。最后,他的胸部、腹部、背部都被刺傷,身中14刀,鮮血染紅了車廂,也染紅了身上的迷彩服,腸子都流了出來。
司機剎車后,四個歹徒紛紛跳車逃竄,然而,重傷的徐洪剛卻兜住流出來的腸子,跳下車繼續追擊,跑了50多米后,他一頭栽倒在地,昏迷不醒。
徐洪剛被送往醫院后,醫院立即組織最好的醫生投入到救治工作中,經過4個小時的連續搶救,徐洪剛終于保住了一條命。
當地公安部門則連續7天不眠不休,將四名罪犯全部逮捕歸案。年僅22歲的年輕戰士徐洪剛為保護人民群眾身中14刀,差點沒命的消息漸漸在當地傳了出來。之后,每天都有來醫院探望的人。
1994年春節前后,各大新聞媒體對徐洪剛的英雄事跡進行了報道,一時間引起全國、全軍強烈反響。不久后,徐洪剛獲得了“見義勇為青年英雄”等榮譽稱號,還受到了中央領導的接見。
傷愈后,徐洪剛繼續回到了部隊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他將社會和人民對自己的關愛化作了繼續前行的動力。
1998年抗洪搶險、2008年汶川地震等救災現場,人們都能夠看到徐洪剛的身影。
徐洪剛的英勇、優秀也成為了兒子徐澤林學習的榜樣。
2018年,徐洪剛來到西藏戍邊,家人都很擔心受過刀傷的他能否適應高原嚴寒天氣,但又知道他決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大家只能幫他收拾行李,反復叮囑他照顧好身體。
2019年暑假,在父親的邀請下,徐澤林來到了西藏,一起與父親戍邊巡邏。徐澤林在這里待了20天左右,巡邏途中,徐澤林早已沒有了最初的忐忑和興奮,取而代之的是嚴重的高原反應,呼吸困難,身體疲憊……
徐洪剛見狀,給他送來氧氣,關切地問道:“還能堅持嗎?”
看著父親堅毅的眼神,徐澤林鄭重地點了點頭,站起來繼續隨他們巡邏。在邊防官兵中,有許多戰友跟自己年齡相當,但與他們比較,自己卻少了很多磨礪。
結束西藏之行后,回歸校園的徐澤林對自己有了更多、更嚴格的要求。本科畢業后,他被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
2023年12月,徐澤林從軍校畢業,成為了連隊的一名基層干部。他將自己過去獲得的榮譽和父親的名字拋在腦后,默默沉淀,努力提高自己的軍事素養和專業能力。
2024年8月,徐澤林出征全軍首屆軍事翻譯挑戰賽,在這次比賽中,他獲得了東部戰區陸軍第一名的好成績,并在決賽中獲得全軍二等獎。
面對榮譽,他不驕不躁,面對困難,他就在心中告誡自己“英雄的兒子怎么能輕言畏懼?!爆F在的他,已經能夠坦然面對自己有個“英雄父親”的現實了。
參考資料:《解放軍報》2020年9月20日、《金陵晚報雙擁周刊》2019年5月6日、環球網、《我在鐵軍》、軍營文化天地2010年6期、解放軍生活2013年5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