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張作霖的“大帥陵”迎來了一對年邁的夫妻。
男人看到保存完好,依然雄偉氣派的“大帥陵”時,潸然淚下,當他看到陵墓時,沉重的說了句,“我代表您兒子來看您了”。
“大帥陵”里埋著誰?前來祭拜的男人又是誰呢?
戰(zhàn)火中的愛情
前來祭拜的男人名叫“張閭琳”,他的母親是趙四小姐——趙一荻,父親是張學良。
說起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的愛情故事,那就是盛開在戰(zhàn)火中的一朵玫瑰,兩人是如何遇見、相愛的呢?
趙一荻因在家排行第四,大家便稱呼她“趙四小姐”,她出生在香港,讀小學時才跟隨父親到天津。
趙四小姐從小聰明、活潑,父親沒空帶她,便交給她的三個姐姐。趙四小姐很早之前就跟著姐姐們參加各種社交活動。
在一次宴會上,趙四小姐經(jīng)馮武越介紹,認識了張學良。
彼時的張學良功成名就,是民國四帥之一的“少帥”。1922年,張學良跟隨父親張作霖作戰(zhàn),參加了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
在這場戰(zhàn)爭中,張學良帶領(lǐng)的東路軍第二梯隊成功阻擊了直軍,拿下了關(guān)鍵的一局,讓張學良在奉軍中樹立了威望,也成為了許多少女心中的成親對象。
趙四小姐和張學良在宴會上見面之時,兩人瞬間燃起了愛情的火花。年齡的差距、現(xiàn)實的困難都沒有阻擋兩人的愛情。
趙四小姐的父親趙慶華是當時北洋政府的交通部次長,還曾擔任過交通銀行上海行經(jīng)理等職務,手里是有點實權(quán)的,趙家在當?shù)匾彩怯忻墓倩轮摇?/p>
他得知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相愛后,憤怒不已,要知道張學良那時候有妻子,趙四小姐如果跟了張學良只能做小妾。
趙慶華難以接受,他將趙四小姐帶回家狠狠斥責了一頓,將她關(guān)起來,不允許她踏出房門半步,還派了家里的丫鬟和婆子24小時看護,還迅速為趙四小姐指定了一門親事。
而此時,張學良因父親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事,匆忙回沈陽主持大局,兩個相愛的人不得不分離。
可分開的日子對于趙四小姐和張學良來說都是痛苦難耐的,勇敢、膽大的趙四小姐做了一個不被當時的人們理解的決定,是什么呢?
1929年夏秋交替之際,趙四小姐說動了家里的六哥,請求哥哥幫忙自己逃出家。她買了一張去往沈陽的火車票,為愛奔襲千里,不顧身后的罵名和指責。
坊間將趙四小姐為愛逃家私奔的事情大肆宣傳,趙慶華知道后暴怒不已。
同年9月25日-29日,趙慶華在《大公報》上連續(xù)5天公開發(fā)啟事,主要內(nèi)容是將趙四小姐從趙氏宗祠里除名,與她斷絕一切往來。
不久后,趙慶華引咎辭職隱退了。有種說法是,趙慶華雖然公開和趙四小姐斷絕關(guān)系,但他很疼愛這個小女兒的。趙慶華辭職和公開將趙四小姐除名都是向張學良施壓,用一種決絕的方式讓張學良善待自己的女兒。
張學良看到不遠千里而來的趙四小姐,感動不已。但他沒辦法休妻再娶,也不愿意委屈趙四小姐做小。
張學良的原配妻子建議在少帥府旁邊蓋了一棟樓,專門給趙四小姐居住,還給了趙四小姐一份秘書工作,讓她可以陪伴在張學良身邊。
張學良對趙四小姐百般呵護,也極其信任。怕趙四小姐感到無聊,詢問過她之后還送她進奉天大學深造。
平日里,張學良與外界的秘密往來也都交給趙四小姐經(jīng)手安排,一些軍情大事也讓趙四小姐出主意。
當年,張學良和我軍秘密接觸的信件電報等文件都是經(jīng)過趙四小姐之手的,足以證明張學良對趙四小姐的重視。
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蔣介石幽禁,趙四小姐的不離不棄讓張學良更加感動。兩人一直到1964年才正式結(jié)為夫妻,那時,兩人的孩子張閭琳也已30多歲了。
1990年,張學良和趙四小姐在夏威夷定居,他曾數(shù)次想要回國給父親張作霖掃墓,卻都沒能成行,直到1994年,他的兒子張閭琳才幫他完成了心愿。
重回故土
因張學良被幽禁,趙四小姐為了保護張閭琳,將他托付給了美國的朋友撫養(yǎng)。自1940年開始,張閭琳和父母便意外斷了聯(lián)系。
直到1955年,張學良托好友童顯光費盡周折,大約找了一年時間才找到考入加州大學的張閭琳。可一家人并沒有太多時間相聚,張閭琳已經(jīng)成為美國的華裔航空專家,在NASA擔任高級工程師,而張學良依然在軟禁的狀態(tài)中。
上世紀90年代,張閭琳正式退休后,才得以和父母長久相聚。
1993年,張閭琳被邀請回國進行技術(shù)交流,張學良和張閭琳說,希望他可以回去祭拜張作霖,代他盡一份孝心。
1994年,張閭琳踏上歸國之路,他來到“大帥陵”,代表父親張學良祭拜祖父張作霖。
當張閭琳看到被保存十分完好的“大帥陵”時,感動得哭了,他拿出攝影機拍下了整個陵區(qū),就連一草一木都沒有錯過,張閭琳表示,他的父親沒有機會回來故土看看,只能由他將這些景物記錄下來,讓父親解了相思之苦。
那么,張學良為何不回國看看呢?
先前張學良無法回故鄉(xiāng)沈陽,主要是被老蔣等人控制,他沒辦法。可1990年后,張學良恢復了自由之身,為何還不回來呢?
張學良曾經(jīng)在說“我是罪人中的罪魁”。
在1931-1935年中,張學良不抵抗的行為幾乎是將東北三省拱手相讓,這件事讓張學良悔恨不已,他覺得自己無顏面對故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更沒顏面面對自己的父親。
所以,哪怕張學良有機會回故土,他都沒有勇氣邁出回家的第一步,只能在夢中回望故鄉(xiāng),讓兒子張閭琳代替他回家給父親張作霖掃墓。
參考資料:
[1]中國新聞網(wǎng) 《張學良晚年為什么不回大陸》 20100412
[2]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趙四小姐如何走到少帥身邊?曾從天津私奔至奉天》 20160126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