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立即了解
2月CPI同比下降0.7%
3月9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7%,環比下降0.2%。從同比上看,城市下降0.7%,農村下降0.7%;食品價格下降3.3%,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下降0.9%,服務價格下降0.4%。1—2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2%,環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3%,環比下降0.2%。1—2月平均,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3%。(綜合國家統計局)
|點評|2月CPI同比由正轉負,即便剔除春節錯位的影響,1—2月綜合來看,CPI表現也要弱于往年。2月春節過后,居民返鄉速度偏慢,旅游需求迅速減少,服務業價格有所下降。鮮菜鮮果、生豬等食品供應較為充裕,春節期間居民采買食品的熱情不如往年,2月需求繼續回落,食品價格承壓。3月春節因素消退后,CPI可能再次回正,但要達到2%的全年目標,有待促消費政策全方位加碼。
PPI改善跡象不明顯,大宗商品價格基本隨著國際價格波動,國內定價權更強的大宗商品價格表現偏弱,中下游制造業擴產積極性不足。國際原油價格二月末快速回落,為3月PPI修復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日本基本工資漲幅創32年新高
3月10日消息,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日本勞工基本工資同比增長3.1%,創下自1992年10月以來最大漲幅。數據顯示,排除采樣問題并剔除獎金和加班費的更穩定工資趨勢指標顯示,全職員工的工資增長達到3%,自去年7月以來首次突破這一門檻。不過,1月份名義現金收入增速放緩至2.8%,低于3%的市場普遍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名義工資增長,但日本民眾實際購買力仍在下滑。數據顯示,實際現金收入同比下降1.8%,為2024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跌幅甚至超過經濟學家預測的1.6%。這反映了持續通脹對家庭預算的“侵蝕”。(華爾街見聞)
|點評|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勞動力短缺問題加劇,近年日本勞動力市場的供需矛盾越發突出。為了吸引勞動力,日本企業普遍提高工資和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基本工資水平。工資高了,勞動力成本上升,商品價格也會提高。同時,工資上漲帶動個人財富增加,消費需求增長,也會推動物價上漲、生活成本上升。此時,工人又會要求更高的工資。“工資-價格”就這樣螺旋上行,日本通脹水平也被推高。
勞動力短缺壓力下,日本政府通過“工資-價格”螺旋拉動經濟增長。今年1月,日本的核心CPI創下了19個月以來的新高,通脹水平加速上行。現在公布的基本工資數據漲幅顯著,走勢與通脹目標一致。經濟復蘇態勢良好,或也為日本央行未來加息打開空間。
蘋果Siri部分AI功能將推遲至明年發布
3月10日消息,蘋果公司近日表示,蘋果語音助手Siri的一些人工智能升級功能將推遲至2026年發布。根據蘋果公司最新的官方聲明,蘋果工程師團隊正在開發“具備更強個性化與場景感知能力的新版Siri”,該版本將實現跨應用程序的任務處理功能。具體應用場景包括根據設備本地存儲信息自動調取好友推薦的播客節目、即時追蹤親屬航班動態等需要多維度數據聯動的復雜操作。此外,Siri還能根據照片中獲取的駕照號碼,代用戶填寫表格等。
蘋果在去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發布了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新戰略,并希望借助AI軟件的升級提振蘋果iPhone疲弱的銷售。然而,該戰略發布近一年來,仍面臨諸多技術方面的挑戰,這暗示了AI手機距離真正的消費者應用尚未成熟,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仍然較大。(第一財經)
|點評|蘋果的市場領先優勢正在逐漸喪失,Siri的AI功能推遲發布,恐怕會再度讓消費者的期待落空。將AI功能融入語音助手,用戶通過對話就能讓手機自行完成復雜任務,聽著還是挺有吸引力的。但是,這一功能要涉及比較多的第三方應用,開發起來有一定難度,對硬件也會有更高要求。加上蘋果在個人隱私方面的政策比較嚴格,如何平衡也是個問題。
近年來蘋果的銷量增長乏力,AI功能被看作提振銷量的重要引擎。現階段蘋果推遲Siri的AI功能發布,或許是為了保證使用效果,但這種“跳票”行為難免讓部分用戶失望。如果后續蘋果能拿出較為出色的AI產品,或許可以扳回一城。只是現在不少科技巨頭都在這一賽道發力,留給蘋果的時間可能并不多。
特斯拉Cybercab亮相得克薩斯超級工廠
3月10日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臺X上轉發了一條關于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Cybercab)的貼文,原文稱:“特斯拉Cybercab今天在得克薩斯超級工廠附近自動駕駛巡游。真等不及這些車遍布公共道路的那一天了。”視頻中是一輛金色涂裝的特斯拉Cybercab。
據悉,特斯拉Cybercab無人駕駛出租車亮相于去年10月舉行的特斯拉“WE,ROBOT”發布會,該車為一輛雙門轎跑,采用鷗翼門設計。馬斯克表示,此次亮相的特斯拉Robotaxi名為Cybercab,沒有方向盤和踏板,車輛成本預計將低于30000美元,并將于2026年投入生產。(綜合華爾街見聞)
|點評|特斯拉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概念喊了快十年,Cybercab終于進入密集測試階段。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車型設計,聽著已經不僅是單純的科技感,而是更有科幻感的意味。不過,從拍到的測試畫面來看,為了安全,部分測試車還是配備了方向盤。考慮到目前無人駕駛相關監管還不明朗,或許特斯拉在量產Cybercab時,會有更靈活的車型安排。
安全問題,是當前市場對于無人駕駛應用的最大擔憂,特斯拉也曾多次陷入相關安全事故風波。和私家車相比,無人駕駛出租車普及還要面臨從技術到配套基建等更多維度的挑戰。此前,特斯拉把總部搬到對自動駕駛技術監管更寬松的得克薩斯州,但是走出得克薩斯,讓市場廣泛接受Cybercab,特斯拉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疆“不準加班”晚上9點強制下班
3月10日,有消息稱,大疆開啟了“不準加班”運動,強制員工晚上9點必須下班,這一消息一度登頂熱搜。大疆深圳總部一到晚上9點,主管和HR分三輪趕人下班,禁止員工加班。此外,上海區域更直截了當,辦公樓到晚上9點準時關燈。
在“996”曾成為常態的互聯網和制造行業,越來越多公司加入“反內卷”行動中來。今年1月,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發布一份《關于簡化工作方式的要求》的文件,旨在減少職場中的“表演式工作”,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在2月,國內另一制造業巨頭海爾也被曝出公司要求強制雙休,特殊情況需要加班的,必須提前一周審批,工作日加班不得超過3小時/天。(證券時報)
|點評|還差五分鐘下班,老板突然要開個會,這樣的情況在職場已經屢見不鮮。大疆無人機的技術和產品已經得到了全球消費者認可,在這背后是無數大疆人夜以繼日的工作成果。創新成果在企業中的驅動力越來越強時,加班文化對員工創新能力的折損得到重視。員工精力得到充分恢復,心情愉悅,工作效率可能要比被長時間綁在工位上更高。
當然,任何制度都應該留有余地。偶爾有緊急項目需要加班,只要正常發加班費,大多數員工也并不抵觸。天天加班只能說明公司人手不夠或者工作流程不合理,員工勞心傷神,公司項目推進緩慢,形成雙輸的局面。
7-Eleven收購案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3月10日,日本零售巨頭、7-Eleven母公司柒和伊控股發布致股東公開信,披露與加拿大便利店巨頭Alimentation Couche-Tard(ACT)的最新談判進展。ACT已同意考慮柒和伊提出的方案,即為一批門店尋找潛在買家,旨在解決潛在合并計劃的反壟斷問題。這一調整標志著收購案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據悉,2024年8月,ACT首次提出以5.4萬億日元收購柒和伊,后于9月將報價提升至7.11萬億日元,意圖整合全球門店,鞏固全球霸主地位。7-Eleven在中國的運營相對分散,華南地區的業務由牛奶國際負責運營,上海地區的業務由統一超商負責運營,收購與否并不影響中國7-Eleven門店。(每經網)
|點評|ACT收購柒和伊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最初的收購請求被柒和伊以價格太低為由駁回后,ACT很快就提價,這場收購也逐漸升級為日本零售史上金額巨大的一筆。ACT巨額收購柒和伊,主要是沖7-Eleven而來。而正在聚焦便利店業務的柒和伊,或許并不情愿就這樣失去經營主導權。為了抵御外資收購,柒和伊嘗試通過管理層收購實現私有化,但因未能集齊資金而以失敗告終。
7-Eleven門店遍布全球,ACT若能完成收購,將極大提高影響力。不過,這也引發市場對其壟斷地位的擔憂。而在反壟斷問題以外,巨額外資收購或還會激發日本社會對“產業空心化”的恐慌。同時,7-Eleven的本土加盟商眾多,管理起來并不容易。雖然現在雙方就剝離門店達成共識,但這樁收購案的未來走向如何,還是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韓國人大量買入中國股票
3月10日消息,“韓國人開始大量買入中國股票”登上微博熱搜,該詞條的閱讀量破億。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最新數據顯示,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額達7.82億美元,環比增長近兩倍,不僅創2022年8月以來新高,且遠超同期韓國投資者對歐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資規模。根據韓國最大證券公司最新數據,2月17日至28日期間,韓國投資者凈買入規模排名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國股票占據6席,多為電動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業的龍頭企業。
截至2月底,韓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指數ETF基金共44只,其中,漲幅最大的ETF基金近一個月收益率高達62.8%,與美國指數ETF不到10%的收益率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吸引了韓國投資者對中國概念的關注。(界面新聞)
|點評|2月中國科技股的快速上漲行情,確實吸引了包括韓國投資者在內的一眾海外資金。不過,流入的資金多數都是交易型資金,對于全球熱點行情總是保持高度關注,階段性地流入中國市場并不令人意外。2020年韓國出臺股市禁止做空令后,韓國綜合指數半年翻倍,散戶數量激增,全民炒股的風氣盛行,美股、俄羅斯股市甚至是比特幣市場中,頻繁出現他們的身影。
外資機構近期密集發布研報,唱多中國市場。然而,全球資本并未全面看多中國股市,而是集中在科技板塊,消費、地產等板塊并未得到外資青睞,穩定型資金緩慢流出的勢頭未改。
周一兩市震蕩調整滬指跌0.19%
3月10日,市場全天震蕩調整,三大指數小幅下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51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3126億。盤面上,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3200只個股上漲。從板塊來看,AI醫療概念股逆勢大漲,光伏概念股震蕩反彈,機器人概念股局部活躍。下跌方面,算力、國資云概念股展開調整,國資云、保險、華為昇騰、AI智能體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366.16點,跌0.19%,成交額為5950億元;深成指報10825.7點,跌0.17%,成交額為9106億元;創指報2199.88點,跌0.25%,成交額為4386億元。(財聯社)
|點評|周末市場對于行情繼續展開的討論頗多,集中在AI和機器人兩大領域。現階段市場成交量無法突破2萬億水平,難以同時支撐兩個主線并行,周一市場對這兩方面的反饋都較為平淡。反倒是兩會中提出的優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以及2000年以前的老舊小區納入城市更新范圍等新政策引發了活躍資金的炒作興趣。
南下資金已經達到了4萬億的量級,港股對A股的溢價水平來到歷史高位,溢價靠港股回落還是A股迎頭趕上來抹平,目前尚不明朗。在指數觸及前期高位和會議即將結束的當口,市場對于方向選擇的意愿偏弱。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魏英杰| 主編|何夢飛
2025年我們將繼續組織企業家走進東南亞、中亞、非洲、北美、墨西哥、中東等熱門出海目的地,一起尋找全球新機遇。歡迎報名同行!
點擊下圖▼立即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