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當前俄羅斯方面已經愿意討論與烏克蘭臨時休兵,但有一個前提條件。什么條件?很快,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態,如果歐洲軍隊部署到烏克蘭,就意味著北約正式介入烏克蘭沖突,對此俄方絕不允許。雖然拉夫羅夫除此之外,沒有多說什么,也沒有表示俄羅斯愿意討論與烏克蘭臨時休兵的條件是不允許北約軍隊出現在烏克蘭,但不難看出,拉夫羅夫這一表態,是俄羅斯對西方長期試探的終極回應,也是對歐洲國家妄圖插手下場的嚴正警告。與此同時,更是在釋放出“俄羅斯不懼面對整個北約”的信號。很顯然,一旦北約軍隊出現在烏克蘭,那么必然會加劇局勢的緊張,還可能導致沖突急劇升級,形成多邊對抗。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不得不提到,不久之前西方樂此不疲地希望中國加入到“維和”的隊伍里一事了。可見,中方當時就已經看穿了西方的圈套。為什么西方國家可能希望通過要求中國派遣維和部隊?說白了,這是想要把我們拖入俄烏沖突中,增加中國的外交和軍事負擔。如此一來,且不說會使中國面臨更大的國際壓力,甚至很有可能會損害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就現在來說,俄羅斯方面很顯然是擔心所謂的“維和部隊”只是掩護傘,其真實目的是為了向烏克蘭提供軍事上的支援。
所以,拉夫羅夫此番直言,如果歐洲軍隊部署到烏克蘭,就意味著北約正式介入烏克蘭沖突。這是俄羅斯絕對不允許的事情,但要是中國此前同意派遣維和部隊,不僅將不可避免的承擔部分解決沖突的責任,還會讓中俄之間出現矛盾,因為這可能會被誤解為中國選邊站隊了。除此之外,西方國家心里很清楚中國是沒有參與這場沖突的,所以催促中國“上桌”,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轉嫁責任,減輕自身的壓力。但好在,中方并沒有上當。
話說回來,我國本來就不是俄烏沖突的直接相關方,既然不是,我們根本沒必要卷入其中。就算中國致力于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上,想要促成俄烏之間的和解,我國也完全可以在不直接參與沖突的前提下,通過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促進信息交流等方式,為緩解危機作出貢獻。甚至,可以利用各種國際平臺,例如聯合國等,積極地與其他國家進行溝通協調,來推動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和平框架。總而言之,中國當時謹慎對待此問題是對的,否則,現下中俄之間怕是已經存在隔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