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這場游戲,怎樣才能不被欲望牽著鼻子走?叔本華手把手教你!
文|子崇
阿圖爾·叔本華,德國哲學家
今兒,子崇借叔本華老爺子的一些哲學理論,聊聊現實生活中如何治治這 “欲望病”。
人天生就有物欲、色欲、食欲、權欲,可欲望沒個節制,就是傷人的刀。對個人來說,追錢的被錢操控,天天焦慮;追名利的在爭斗里丟了本心,心里空落落的。放社會上看,欲望膨脹就催生貪婪,有人為了錢坑蒙拐騙、貪污腐敗,把社會風氣都搞壞了。欲望本身不是壞東西,但得拿理性拴住。由著它瘋長,不光讓人在瞎追求里迷路,還破壞社會和諧,讓利益爭奪擠走了人與人的善意。道理都懂,做起來難?別急,德國叔本華老爺子早給你放大招了,聽我慢慢說給你聽。
欲望過山車,痛苦和無聊來回轉
外賣小哥李明,每天最開心的是深夜回家刷吃播,看別人吃龍蝦鮑魚,就像自己也嘗著了??申P了手機,眼前的泡面碗讓他更空虛。這可不就是叔本華說的 “人生像鐘擺,在痛苦(欲望沒滿足)和無聊(欲望滿足后)之間晃”?
現在好多人都這樣:打工人熬夜報復白天的壓抑,直播間沖動下單就圖拆快遞那瞬間爽,家長逼孩子考名校,真考上了又迷茫。鄰居王姐愛買鞋,看見新款就忍不住下手,買回家沒穿幾次就扔柜子吃灰,還說 “現在看見新品推送就想買,跟被看不見的手推著跑似的”,典型的欲望控制難。
破解多巴胺陷阱:從 “我想要” 變 “我需要”
現在短視頻 15 秒就勾得人停不下來,不斷底沖刷你的眼球,一個視屏沒看完就急著刷下一個,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叔本華 200 年前就給方子了:“少渴求身外之物,就是給心靈松綁?!?送大家三步脫癮法:
- 認清假渴望:刷到新款包包,問問自己 “舊包真不能用了?真過時了?這錢留著給孩子報班不香嗎?”
- 物理隔離:刷視頻上癮的,睡前把手機鎖柜子,跟戒奶茶似的戒碎片信息。
- 延遲滿足:各大平臺網頁上的購物車東西放三天,保準能刪一半。筆者試過,超管用!
在企業供職的老范文筆還不錯,干脆不刷抖音,轉去自媒體寫文章,開頭難,熟絡了以后小半年賺了一個W+。他說:“看自己文字變零花錢,比刷完視頻頭暈空虛強太多!” - 藝術療愈:給大腦換套系統。為啥聽《月光奏鳴曲》能平靜?臨摹《星空》會忘煩惱?叔本華說藝術能讓人掙脫欲望鎖鏈,進入純粹感知的世界。科學也證明:畫畫時理性思考的腦區活躍度降了,聽音樂釋放的內啡肽是吃黑巧克力的 3 倍!
低成本療愈招:公園閉眼聽 10 分鐘風聲,用舊雜志練毛筆字,參加社區活動找心流體驗。
叔本華具有深邃又實用的思想
再送給您《欲望審計四象限法》
照著叔本華 “審視自己比追外物重要” 的理念,這工具幫你理清楚:
欲望審計四象限法
銷售主管老周用這表一梳,發現焦慮源頭是 “不必要但緊急” 超標,每周三次酒局,80% 都能換成茶室深聊。
叔本華可不是讓咱消滅欲望(那又走極端了),而是當欲望的 “管理員”。就像種地,不任由野草瘋長,也不追求寸草不生,定期松土、間苗、修枝。把 “我想要” 的沖動,變成 “我需要” 的清醒判斷,日子自然就平衡了。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里早說了,幸福靠內心寧靜,跟追不追外物沒關系,這話,我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