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學好數學,拼的不是體力和勤奮,而是認知和方法。
學好數學的關鍵在于有效學習、有效復習和有效練習。這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這些方面存在不足,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上事倍功半。
1、有效學習的關鍵是深度。
很多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講解知識時浮于表面,學生只能死記硬背,缺乏真正的理解。
基本的概念、定義、定理是數學大廈的基石。某市重點中學調研顯示,87%的初中生無法完整推導勾股定理,92%的高中生解釋不清函數單調性的定義。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學會走,不能學會跑;在沒有學會的情況下,刷題都是浪費時間。
怎么確保學習深度呢?一是自己掌控學習的節奏;二是放慢學習速度;三是用輸出倒逼輸入。
自己掌控學習的節奏,就是要做好預習,清空已知,發現未知,上課專心聽老師講的重點、難點,這樣就能保證跟上老師的講課進度,所有精力都聚焦在重難點上,增加理解的深度,提高聽課效率。
放慢學習速度,就是要有耐心,要在 概念、定理的學習上投入120%的專注力。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一個符號一個符號的看,別把自己當天才,下笨功夫,放慢吸收速度,這樣才能提高消化的質量。
用輸出倒逼輸入,就是用費曼學習法或者提取練習,在學完之后及時回憶、復述、講解,不怕講不全、講不對,通過這種方式,快速查漏補缺自己的認知盲點,然后馬上回到課本重新消化吸收。
記住:機械記憶對于數學學習毫無價值,只有深入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才能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有效復習的關鍵是頻次。
重復是學習必不可少的過程,但如果頻次過高,邊際效用遞減,只是浪費時間;但如果頻次過低,間隔時間過長,又會造成遺忘,再次復習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
很多同學熱衷于考前突擊集中復習,這種行為對于長期記憶留存沒有什么用。即便你因此第二天考試取得了一個好成績,但過幾天就忘了,以后再復習的時候還會花費更多的時間。
中考考的是過去九年的知識積累,高考考的是十二年的學習成果,臨時突擊對于這類大考來說毫無意義。所以,你要想提高最終大考的成績,要想從整體上節約學習時間,一定少做臨時突擊的事情,要科學規劃復習頻次。
比如,一個月之后是期末考試,你與其在考前一天集中花費四個小時復習,就不如在考前四周每周花一小時復習。間隔練習短期看似乎不如集中復習成績更好,但是更有利于形成長期記憶,從整理來看用時更好,效果更好。
需要說明的是:復習的頻次沒有固定的標準,因人而異,因時而異。
你只需要記住:會的內容就拉長復習周期,降低復習頻次;不會的內容就要提高復習頻次,勤加練習。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輔導老師。
3、有效練習的關鍵是精準。
你有沒有想過:題海戰術的目的是什么?其實是用這種方式,代替理解和記憶。老師認為:你不是不理解嗎?你不是記不住嗎?那你就多做題。做得多了,慢慢也就理解了、記住了。
但這種方式無異于聽天由命,效率很低,學會全憑運氣。
那些最終學會的同學,并不是因為刷題才學會的,而是對于錯題總結反思的深度所決定的;那些不會的同學,刷100遍也搞不懂,只是在低水平的層次上不斷重復,毫無意義。
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傳統的教學方式,就像是撒種子,任其自由生長。哪個能冒出來,全憑運氣。
題海戰術是用“大炮打蚊子”,效率低、效果差,應該怎么辦呢?
試卷分析是重要起點,重做錯題是重要抓手,提煉規律是重要環節。
我常說:考試不是學習的結束,是真正學習的開始。考試分數排名都不重要,但是錯題很重要,學會很重要。從錯題中學習,是最高效的學習。因為錯題已經幫你精準定位問題,錯題就是你重要的認知漏洞。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你已經發現了漏洞,卻棄之不顧,還去做其他的題,這種學習方式才是最蠢的。
學霸不是不犯錯,只是不貳過。如果你也能夠每次出現錯題之后,注重錯題分析,注重總結規律,定期重做錯題,及時把漏洞補上,你也一定會越學越好。
4、總結
記住藤藤爸送給你的這條心法:先慢后快。
在沒有真正學會的情況下,不要盲目地做速度練習。如果你的動作是錯誤的,你重復100遍,只會不斷強化錯誤,越練越糟。
任何一個學霸,一定不是疲于奔命,必須有明確的學習思路,知道用科學的方法定位自己的問題,然后只做有針對性的訓練。
把理解的部分交給學習,記憶的部分交給復習,練習只是查漏補缺的工具。
要想成為學霸,就要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
學得懂,記得住,練得精,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才能獲得好的成績。
注:3月15日,學習高手課程內部分享,專門講解數學學習的思路和方法,已購買學習高手課程的家長,到課程的加餐那里領取收聽鏈接和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