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陜北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在改編八路軍的過程中,紅二方面軍、陜北紅軍第27、第28軍,獨立第1、第2師和赤水警衛營等部隊改編為八路軍120師。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人就曾在八路軍120師戰斗過,并且還曾是120師的一名干事,他的名字叫顏金生,新中國成立后擔任了武漢軍區政治部主任、文化部副部長、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務。那么,顏金生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顏金生出生于1918年,湖南茶陵龍破村人,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青少年時期,顏金生追求真理,關心國家前途與命運,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他迅速成長為一名憂國憂民的青年,并在1930年加入了共青團。
1932年,顏金生加入了紅軍,同年,他轉為正式黨員。在這之后,顏金生進入紅十八師,參加了湘鄂贛根據地的建設,此后顏金生擔任了紅二軍團政治部青年干事等職務,并在1935年跟隨紅二軍團踏上了長征之路。1936年,紅二方面軍成立之后,顏金生擔任了紅二方面軍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長,同年秋天,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師,顏金生也見證了長征的勝利。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顏金生擔任了八路軍120師政治部干事、科長等職務,率部參加了挺進冀中、轉戰晉察冀以及晉西北根據地等戰斗,尤其是在晉西北反“掃蕩”以及百團大戰期間,顏金生率部殲滅大量敵人,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解放戰爭時期,顏金生擔任了晉綏野戰軍獨立一旅政委以及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獨一旅副政委等職務,率部參加了西北戰場的主要戰役。值得一提的是,顏金生極其擅長做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曾經用9天時間大幅提高部隊戰斗力,為解放西北立下汗馬功勞。
當時是1947年年底,很多國民黨戰士被俘后加入了我軍,不過,因為這些被俘的戰士沒有經過改造,所以戰斗力低下。顏金生從啟發階級覺悟、增強階級觀念入手,開展訴階級苦、查階級、查工作、查斗志的“訴苦三查”運動,用9天的時間做好了部隊的思想改造工作,大幅提高了部隊的戰斗力。
在這之后,“訴苦三查”開始在軍中推廣,成為提升我軍戰斗力的“法寶”。也是在“訴苦三查”的帶動下,我軍涌現出很多優秀的典型,他們也成為革命勝利的重要功臣。在這背后,顏金生功不可沒。
新中國成立后,顏金生擔任了西北軍區炮兵司令員兼政委、第一軍政委以及武漢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務。1955年授銜時,顏金生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開國少將之一。在這之后,顏金生又擔任了文化部副部長、陜西省軍區政委、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務。
在1966年開始的那段特殊歷史時期中,顏金生也受到沖擊,但他始終保持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一個黨員的高風亮節。在擔任總政治部副主任期間,顏金生堅持實事求是,努力做好老干部的復出工作,并幫助了很多過去受到迫害的干部恢復名譽,深受愛戴。晚年的顏金生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94年因病去世,享年76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