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的電腦屏幕有些擁擠。
不過我說的擁擠,倒不是指桌面上鋪滿了密密麻麻的快捷方式(至少這方面我還是很注意整理的),而是指任務欄的上方。具體發生了什么,我想大家一看便知:
是的,上面堆滿了各種動物。
其實這是最近Steam上銷量不錯的一款小游戲:《動物欄》,或許有不少朋友已經入手了。
說是小游戲,它也確實夠“小”,玩法什么的都非常簡單,實際上就是桌面寵物,并沒有什么驚為天人的設計。可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游戲,竟然能達到1.9萬的同時在線,以及截至目前的兩千多條好評。
可想而知平時上班的時候有多少人在摸魚……
這不禁讓我想起前幾天意外沖上熱搜的《旅行青蛙》,因為它宣布了關閉渠道服。
要知道,《旅行青蛙》這個快十年的老游戲,在當初可是風靡一時,不僅斬二次元,也斬現充。那時候的朋友圈,流行的不是曬娃曬貓曬狗,而是“曬蛙”。
大家每天最關心的,不是午飯吃什么,而是自己的“蛙兒子”今天去哪旅行了、邂逅了哪些新的動物;要是看到它發回來的照片,能高興好一陣子。
曾幾何時我也是“養蛙族”的一員,但如今早已想不起是因為什么、是從哪天開始就沒再打開過它,連游戲相關訊息都看不到了,當初熱衷于“曬蛙”的朋友圈也早已移情別戀,以至于如果不是這次的渠道服關服,我甚至以為它早就沒在運營了。
實際上,《旅行青蛙》的制作組Hit-Point在此之前也出過其他的放置類養寵物游戲,比如《貓咪后院》。
當初玩它的時候甚至還沒有漢化,但好在是個非常簡單的放置類游戲,只需要把貓咪們喜歡的東西放在院子里,然后等著它們被吸引過來就好,即使看不懂字,也不妨礙看貓。
我覺得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放置類的養寵物游戲并不能算游戲,因為它幾乎沒有游戲性。但是,又有誰能拒絕可愛的小動物呢?
說實話,我玩《貓咪后院》的那時候,能啥也不干就看貓看上好久,這感覺就像是我曾經不想寫作業,于是就盯著房間里的魚缸發呆。
后來有了手機,但家里人管得嚴,基本上不能玩游戲,于是我就下載了《深海水族館》,美其名曰“不是游戲”,倒是騙過了家長,因為乍一看確實不像游戲。
純養魚
當然,在電腦上我也沒放過養寵物,那時候養的是QQ寵物。
這個小東西話多事也多,一會餓了要喂食,一會孤單了要摸摸,而且還會在屏幕上跑動,導致總被我姥姥吐槽妨礙她打雙升,然后就把它丟到桌面的角落。
而且,我人生中第一次氪金也是交給了QQ寵物——因為不小心養死了,想復活要買復活幣。
但其實QQ寵物并不是我第一次接觸桌面寵物。
不知道還有多少朋友記得“瑞星殺毒軟件”,沒錯,它的吉祥物小獅子就是一個桌面寵物。
那時候的殺毒軟件是要購買的,而瑞星殺毒不僅包含了軟件本體,還附贈了小獅子“卡卡”,在電腦休眠的時候它還會打呼嚕。
在電腦和手機之外,電子寵物還有過另一種存在方式——拓麻歌子。
那時候動畫頻道的廣告總是在放這種東西,不到巴掌大的小游戲機只有三個按鍵,用的是沒有色彩的黑白像素畫,卻成為了一款萬人追捧的時尚單品。
后來有個國產動畫《晶碼戰士》,也發行了類似的小游戲機。即使有拓麻歌子珠玉在前,我依然架不住新潮電子寵物的魅力,一陣軟磨硬泡總算是從家長那里求到了。
仔細想想,“養寵物”這件事其實是人類的本性,不論它是真實的,還是電子的,甚至不光是動物,還有植物。
我們總要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給自己找點“不確定性”,找點“養成系”帶來的情緒價值。養一個寵物,遠比養一個孩子成本低得多,而電子寵物的成本,就更低了。所以不難理解,為什么簡簡單單的放置游戲,就能讓無數人趨之若鶩。
話又說回來,《動物欄》這游戲有一點不好,就是我無法將視線從這些小動物身上移開,這嚴重影響了我的工作效率。雖然可以點擊左邊的路燈,把游戲界面暫時隱藏,但誰又下的去手呢?
這世間只有一種東西是絕對正義的,那就是可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