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這片位于中國西北邊陲的神奇土地,以其遼闊無垠的地域而著稱。
新疆面積廣袤,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占據了中國六分之一的國土;新疆跨度驚人,南北跨度約1800公里,東西跨度約1950公里,使得新疆境內不同地區間距離遙遠;新疆邊境線很長,周邊與八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千米,是中國邊境線最長的省區之一。
“新疆”這兩個字詮釋了新疆的特點。清朝時期,康熙、雍正、乾隆歷經多次征戰,將天山南北廣大地區納入了清朝版圖,因這一地區是新納入統治的疆土,“新”字便代表著故土新歸。
“疆”字則完美解釋了新疆地形。“疆”字后半部分的三橫分別代表了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以及昆侖山脈,人們習慣以中間的天山山脈將整個新疆一分為二,分別稱為“北疆”“南疆”。
講到這里我猜你對于兩個“田”字也有了定位,沒錯它們就是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新疆這個偉大的“母親”孕育了14個地州市,下面看看“她”是怎么給“孩子”起名的吧!
多元薈萃的烏魯木齊
作為新疆首府的烏魯木齊市,它在蒙古語里有“美麗的牧場”的意思。在多數人的認知里,這里是一座現代都市,貌似和牧場沒有太大關系,可它也有獨屬于自己的綠色天地。
烏魯木齊坐落在南北中天山的峪口北麓處,地勢平坦,相對低洼,天山的雪水匯集于此,這樣獨特的地勢造就了其周邊廣袤的草原。
如烏魯木齊南山,這里雪峰高聳,林木蔥郁,牛羊成群,氈房點點,是天然的優質牧場。
雖然烏魯木齊有著“美麗牧場”的含義,但它的魅力不止于此,東西方文化在此交融,使它擁有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匯聚眾多新疆特色商品的新疆國際大巴扎、縱橫交錯的交通線路、高樓林立的新城區……每一樣都是烏魯木齊這座都市最鮮明的標簽。
湖光山色的北疆
阿勒泰
近幾年的阿勒泰可謂是強勢破圈,好像不管處在什么季節都能在這里挖掘出它吸引人的一面,猶如其在蒙古語里的名字“金山”,不管埋得多深總會有發光的一天。
春天,氣溫逐漸回升,河流解凍,潺潺流水喚醒大地,草原上的牧草開始發芽返青,各種花也在次地開放,漫山遍野,五彩斑斕。
夏天,山谷微風拂面,清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處。草原進入生長旺季,藍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閑地吃草,森林郁郁蔥蔥,高山湖泊倒映周圍的山巒和森林,美輪美奐。
秋天,山林中的樹木換上五彩斑斕的衣裳,金黃的白燁、火紅的楓樹、翠綠的云杉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秋高氣爽,牧民們開始儲備過冬的牧草,各種果蔬也彎下腰等著人們去采摘。
冬天,阿勒泰會變成銀白的世界,這里是中國著名的冰雪之鄉,因雪量大、雪質好、雪期長等特點備受游客喜愛。還有馬拉爬犁、雪地摩托、冬捕等特色活動均是冬天必不可少的內容。
克拉瑪依:
克拉瑪依,被譽為共和國石油長子、中國石油工業的西圣地,以其石油熟知與大眾,而恰巧它的名字是維吾爾語“黑油”的意思,因此成為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
這座富得“冒油”的城市從最初的荒涼成為如今的國家重要石油石化基地,石油、天然氣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為它的發展作了重要貢獻。
當然,除了石油之外,克拉瑪依還擁有奇特雅丹地貌的世界魔鬼城景區、穿城而過的克拉瑪依河、怪石嶙峋的獨山子峽谷……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簡稱博州。“博爾塔拉”蒙古語意為“銀灰色草原”,素有“西來之異境、世外之靈壤”的美譽。人們常提到的“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淚”賽里木湖正是位于這片美麗的土地。
在博州境內的阿拉套山北麓有著一片凈土,這里就是夏爾希里自然保護區,各種珍稀動物在此繁衍生息,它們或在林間穿梭,或在空中翱翔,為這片土地增添了靈動的氣息。
當溫暖的季節來臨時,幾十萬只天鵝、大雁齊聚于艾比湖,將此地變成水鳥的天堂。密密麻麻的身影從遠方飛來,在湖面上泛起層層漣漪,隨后在空中盤旋鳴叫,伸展翅膀,自由飛翔。
▲圖片來源:郭元清
絲路遺韻的南疆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縣位于西昆侖褶皺帶的塔什庫爾干隆起地帶,此處為喀喇昆侖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和阿賴山脈的連結處,境內雪峰連綿,溝壑縱橫。
塔什庫爾干,在維吾爾語里意為“石頭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塔什庫爾干石頭城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石頭城之一。
傳說古時色勒庫爾國有位國王,他想修建一座宮室,供南來北往的商隊歇腳。
于是,國王下令,讓全國的百姓排成行,從塔什庫爾干河一直排到阿甫拉西雅布山上采挖和傳送石塊,經過40個晝夜的苦戰運來了足夠的石頭;接著他們又在山下挖土和泥,一桶一桶地傳遞到高地上,經過40天的努力,運來了足夠的泥土;又經過40個晝夜的奮戰,—座寬敞宏大的宮室建成了,這座宮室就是石頭城。
慕士塔格冰川風景區位于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世界著名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裙帶下,該景區方圓2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有美麗的“綠弓湖”在此停留。冰川冷冽,被凍住的腳下隱藏著不知多少奇山怪石。冰蛇逶迤,冰塔林立,在此可一見天下冰川奇觀。
烏什縣:
烏什縣,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天山南脈南麓,托什干河上游地帶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接壤。
烏什的維吾爾語讀音為“烏什吐魯番”。意譯為三個吐魯番,指其地富庶。一說,烏什系突厥語,意為“物之頂端”,因境內烏赤山而得名。
烏什縣被譽為“中國西部生態明珠”,享有“半城山色半城泉”“塞外江南”之美稱。烏什的著名景點當屬燕泉山風景區。傳說唐玄奘經此地翻越別迭里山口,西去取經。劉錦堂寫下了“遠邁漢唐,繼超追騫”的光榮史詩,訴說著烏什的古老歷史。
山上的景點有“燕子石”和“遠邁漢唐”的石刻,所謂燕子石,并非燕子,而是一種古貝殼化石,孵化石上布滿羽毛狀網紋,形似燕羽,古稱燕子石,孚化志一書有記載。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簡稱“克州”,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地跨天山山脈西南部、帕米爾高原東部、昆侖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北緣,自治州北部和西部分別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兩國接壤。克孜勒蘇在柯爾克孜語意為“紅水”,源為境內有克孜勒蘇河穿境而過。
阿克陶古城是克州一大著名景點。當地群眾習慣稱阿克陶古城為“阿克巴夏汗城”。“阿克巴夏汗”,又名“汗西爾達克”,為明末清初天山吉利吉思克普恰克部首領。
阿克陶古城,為疏勒國的衛星城,東漢元和元年(84年),疏勒王忠叛漢,擁兵楨中城,并聯康居兵共踞楨中以抗班超。班超遣月氏派使者勸說康居,使其撤兵。康居兵撤出楨中,并將叛王忠帶往康居。
三年后,叛王忠再借康居兵占據楨中,并密謀以計誘殺班超。班超將計就計,帶親隨至楨中,在忠設置的鴻門宴上,反客為主,將忠擒斬,并逐康居兵出楨中。隨后,班超即在楨中駐兵屯田,據傳,此城即為班超駐兵屯田之地。
除此之外,克孜勒蘇還有玉其塔什草原、阿克陶五彩山景區、公格爾峰、薩雷闊勒嶺、奧依塔克冰川、依不拉音古堡、喀拉庫勒湖等眾多風景名勝值得一看。
在新疆多樣的地名中有維吾爾語、蒙古語、柯爾克孜語等多個語種的直譯,這些地名中蘊藏著我們的先民對這片土地最質樸的理解。
正是這樣的民族交融造就了如今新疆極具地方特色的地名。這些地名都自帶一種美感。它們不僅讀來優美,還自帶一種淳樸。
“博格達”是“神山”的意思,我們從中窺見先祖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喀什”的意思是“各色磚瓦的城”,它來源于百姓對生活的真實寫照。
半卷地名,一部地方史。很多年后當世代變遷,唯有史書上的地名,依然堅守著我們的故事和時代。
本文由“我從新疆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